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赵治海“求见”袁隆平 期待“山上谷子山下稻”

2013年03月02日 19: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张家口3月2日电 题:赵治海“求见”袁隆平 期待“山上谷子山下稻”

  记者 陈国林 谭地

  赵治海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谷子“回归”中国人的主粮,杂交谷子提高到国家的粮食战略地位。

  3月2日,作为“老代表”,中国“杂交谷子之父”、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所长赵治海赴北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前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实际上,原产于中国并被尊为“五谷之首”的谷子,历来是中国人的主粮。赵治海说,在古代,“社”是祭祀土神,“稷”就是尊养育万民的谷神。既便是现在,宇航英雄返回地球第一餐也是精心熬制的小米粥,谷子的营养价值不言而谕。

  然而,由于产量低、除草费工等多方面原因,新中国成立后谷子逐渐沦落为“小杂粮”。目前,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储粮”名录上不见其踪影,国家对粮食实行的最低保护价收购中,谷子也不在其列。资料显示,全国谷子的播种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46亿亩减至目前的不足0.2亿亩。

  30多年来,赵治海和他的课题组像候鸟一样往返张家口、海南和新疆育种。世界上第一个“光温敏两系杂交谷子”新品种——“张杂谷1号”等8个品种相继问世,以其高产、节水、抗倒伏、抗病害等优势解决了旱地粮食的高产问题。3年前的全国“两会”上,赵治海带着沉甸甸的谷穗上会引起关注。

  赵治海回忆说,当年的“两会”,他提出在主产区启动对节水作物杂交谷子收购及补贴的建议,并在小组讨论会上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汇报,杂交谷子亩产量是过去谷子的一倍多,用水却不到一半。

  2011年,河北省及张家口市两级政府拨出专项经费1000多万元人民币,实施种子补贴计划。赵治海说,“张杂谷”的种植面积当年达到了20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了150多万亩。目前,“张杂谷”已在全国11个省区推广近800万亩,年可增产粮食8亿公斤。不仅如此,还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纳米比亚等9个国家试种成功,产量较当地作物翻了一番。

  赵治海说,“张杂谷”最重要的优势是抗旱和节水。他说,如果在北方非灌溉耕地上种植1亿亩杂交谷子,每亩增产50公斤粮食,就可以增产100亿斤粮食,占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计划的10%,又能解决增产粮食和缺水的矛盾。

  谈到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赵治海说,他最想见到的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为袁隆平是他最尊重的人。

  赵治海认为,“杂交水稻”有很多优势,但最不利的是需要大量的水,这和中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显然矛盾。2009年9月,赵治海曾踏上去往湖南的“朝圣”之路,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他见到了袁隆平。

  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想法和袁隆平不谋而合。袁隆平说,现在南方的水也不足,好多地方原先种两季稻现在都变成了一季稻。以后可以山上种“杂交谷子”,山下种“杂交水稻”。

  赵治海呼吁国家持之以恒地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使中国特色农作物研究抢占世界最高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