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人士:中国两会努力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3日在北京开幕。两会开启,海外人士认为,今年的中国两会议题显示,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领人民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以确保中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泰国法政大学政治科学学院教授素拉畿·西里格赖认为,今年的中国两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的会议,具有重大意义,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政策新走向的“风向标”。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雅科夫·别尔格尔说,中国新领导集体表现出推进改革的坚定决心,中国未来改革与此前进行的改革相比其效果会毫不逊色,深化改革方面的新措施将对世界产生很大影响。通过改革,中国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能够在经济、社会和其他领域跃居世界前列。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项目主管尼古拉斯·博斯特认为,中国新领导层强调改革的重要性,“这是良好的信号”。
古巴中国问题专家、亚洲和大洋洲研究中心前主任何塞·路易斯·罗拜纳说,中国领导层多年来积累了处理各种重大经济、政治问题的经验。他对中国新领导层充满信心。
改善民生问题是中国推进改革的动力和落脚点,海外人士普遍认为,信号已发出,即致力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法国国民议会法中友好小组主席、来自社会党的巴黎市副市长勒冈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实现了“追赶式增长”。现在应多考虑如何缩小发展的不平衡,把地区不平衡和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寻找一种可持续发展方式。这意味着优先发展国内消费市场、推进教育和医疗领域改革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托马斯·海贝勒教授说,中国已通过相关发展计划,注重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公正的税收体系减少收入差距以及规定最低工资收入标准等。中国政府在推进这些改革时的主要困难将是处理社会内部不同利益团体之间的矛盾,“对此我完全乐观,因为中国政府能够在全国贯彻政策,也有相应的财政和人力资源”。
德国社民党“基本价值委员会”副主席托马斯·迈尔尤其关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他说,中国逐步意识到,一个没有生态平衡的经济发展不会带来真正收益,相信中国政府可以完成绿色经济的转型。他强调,“中国所做的一切,都具有全球意义”。
关于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方式,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罗迪说,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其经济增长方式正面临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的挑战,这也是中国经济的巨大机遇。他认为,只要中国政府继续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居民消费,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有望延续年均约8%的高速增长。
韩国檀国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珍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因为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所展现出来的世界性影响力,提升了世界对中国经济的关注程度。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出新的创意性理念来支撑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阿根廷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国问题专家豪尔赫·卡斯特罗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以说中国已经完成量的积累,质的提升将是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开始从依靠储蓄和投资转向依靠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借助资本运作提升其经济活力,这种经济层面的调整成功,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新一轮的持续发展,这一调整对于未来世界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中国问题专家韩载振说,虽然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但相信中国新的领导层会引领中国经济稳步前行。
专题:2013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