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称中国改革航船行至深水区:利益格局再调整
以健康心态凝聚改革共识
将顶层设计与群众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股力量融为一体,才能克服“改革倦怠症”、“改革迷失症”。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在今年显得尤为瞩目。在以改革促发展,向改革要“红利”,用改革放飞“中国梦”的蓝图与预期下,国人都盼望着两会传递出更多的改革“好声音”。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行至深水区的改革航船,亦面临着莫测的湍流。麻木不仁,会贻误改革机遇;操之过急,会使改革陷入欲速不达之境;不加思考地一味否定,或者期盼完美无缺、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改革方案,都等于不要改革。
此刻,全社会对于改革的健康心态,全社会对于改革富有建设性的舆论环境,殊为重要。
“鲜花”与“板砖”齐飞
日前,东部某市酝酿新的公车改革方案。与以往不同的是,随整体方案一同提交领导审定的,还有一份“媒体宣传口径”,上面列了十多个舆论关于此次车改可能会问及的问题。
“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未雨绸缪。”这一地区宣传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该地区的地域范围比邻近地区更大,公务员的平均公务出行距离较之邻近地区更远,因此这里制定的公车补贴标准相应较高。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倘若一个网站或微博以‘史上最昂贵的车改’或‘全国标准最高的车贴’等夺人眼球但却与事实不符的标题,对车改方案进行报道,不仅会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也会让我们历经数年才协调商定的公车改革就此打住。”这位负责人说。
不单此地,事实上,如何应对蜂拥而至的媒体报道和网络突如其来的舆情,已经成为当前每一位改革政策制定者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课题。而且,他们所要面对的会是分化的几个舆论场。本刊记者在部分地区调研发现,令改革者“挠头”、让民众“闹心”的舆情,主要有以下四类。
一是通篇肯定型。改革方案刚出台,便以改革预期的成果作为“完成时大礼包”形式报道出来,结果在激发起民众对于改革的热情期盼的同时,也会因改革推进的实际效果可能不如预期,造成民众对于改革信心的衰减。
二是凡事否定型。总用习惯性质疑的眼光来看待改革举措,只用“固化甚至扩大既得利益者利益”来判断所有改革初衷,先挑改革政策上的毛病,挑不出就质疑其程序合法性,再挑不出就妄自揣测改革各种“不良动因”。
三是急功近利型。有的只关注有眼前“轰动效应”的改革举措,对“静水流深”、“克难攻坚”型的改革内容漠不关心;还有一些言论未经认真调查研究,就提出“只‘鼓动人心’却完全不切实际”的说辞,结果反而给改革决策者增加了巨大压力。
四是迷恋西化型。只以西方制度作为评判改革的标准,认为国内现阶段各种问题都是因为现行制度不够“与国际接轨”所致,凡是与西方制度不一致的,就指责是“改革没到位”。这类倾向在政治体制方面更明显些,往往是不管出现了什么类型的问题,一概从政治制度开始反思,然后就拿西方加以简单比对,只渲染对立情绪,伤害道路自信。
理性看待才有健康心态
改革,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利益格局的再调整;各种舆论关于改革的激烈交锋,实质上是利益博弈的延伸。
在交错复杂的利益格局下,继续推进改革在深水区挺进,必然要触及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对此社会各层次群体都要有充分预期;任何一项改革都要有一个探索实践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尽善尽美的方案是人们希望的目标,但是切不可过于理想化,改革只能在持续实践中不断完善,对此也要有充分预期。如此整个社会才能形成更加健康的心态,为改革营造出更加有利的软环境。
构建全社会对改革的健康心态,需要整个社会尤其是具体改革政策的利益攸关方有所作为。必须坚持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不动摇,并坚定不移、积极务实地推动改革,同时也不能超越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能简单照搬他国制度和经验。
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说,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计划经济不如市场经济,最糟的经济是双轨制经济,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的双轨制却能够取得发展和稳定;那些自认为按照最好的模式发展的国家,有些却面临着经济的崩溃和停滞,矛盾重重。同样的,按照西方的思路和华盛顿共识,政府应当全盘退出经济领域,没有那样做的中国反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如果按照世界银行人均年收入1000美元的标准计算,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累计已有6亿人脱贫。
“中国进行社会经济制度改革必须要创新,与发达国家制度的接近度不能成为衡量中国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国外的理论不适于作为中国来制定政策或国际谈判的依据。”这位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说。
同时,改革的决策者、执行者、实践者、探索者们都要习惯在质疑声中前行,改变传统的思维,将舆论的关切作为审慎推进改革的动力,学会将从酝酿到出台的改革全过程更加公开透明地纳入公众视野,并以一项项扎扎实实、实实在在的改革取信于民。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30多年前,只要把过去的旧做法推翻就可以改革,比较简单,但今天的改革已不再那么单纯,既需要继续改革,又要对已有的改革进行再改革。“某些利益群体的获得,是以某些利益群体的失去为代价的,这在过去可能会被视为改革,但现在和将来就不一定能顺利推行。”
以改革实绩形成健康心态,就必须深化改革。辛鸣认为,深化改革难,不仅是因为改革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对改革规律本身不太可能都掌握,还因为特定利益结构和利益框架已经开始制约改革的发展,客观上形成利益群体和利益结构。
“改革开放过程中全社会都获得利益,但获利群体常希望把既得利益结构固化下来。改革攻坚之难,难在这里。”辛鸣说。
改革需要共识与智慧
2012年中秋国庆假期,国家有关部门决定首次执行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用的政策。惠民新政一经宣布,社会各界一致叫好。可是当政策实施首日,全国多地高速公路因井喷式的交通流量而陷于瘫痪后,各种对这项改革新举措不同的声音随之增多。有的建议高速公路节假日应当上调过路费,有的担心免费政策会影响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进度,还有更多的则是希望免费政策应当在更长时段内执行。
在各种声音中,相关部门从善如流,对政策实施方法进行了微调:通过不发通行卡、适当延长免费时间等措施。今年春节长假的“免费周”,没有再出现大范围的拥堵。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阶层复杂化的今天,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涉及到资源和利益的再分配,要让所有人都十分满意是相当困难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教授说,“因此,凝聚改革共识,对于当前的中国尤为重要。”
共识,是行动的基础。积三十余年发展成果之功,今天的改革,需要在五个维度上进一步凝聚共识。
维度一:方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是改革造成的,恰恰是因为改革没有完成,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改革只能前进,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原因很简单:他们失去了改革的勇气,失去了创新的活力,最终被历史淘汰出局。
维度二:特色。在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开展的改革,必将有异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照搬照抄西方模式注定是没有前途的。辛鸣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如何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这是基于中国历史和国情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维度三:开放。过去三十多年间,改革一直与开放并列,充分借鉴世界先进经验,无疑将是下一步改革的活力源泉。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告诉本刊记者,在启动了以离岸贸易为特征的国际贸易结算中心改革试点后,上海综合保税区的商品销售额、工商税收、物流企业经营收入在全国10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的比重均已超过50%,“开放带来的国际化,使得中国享受到世界的发展机遇。”
维度四:综合。虽然“点”上的突破对改革而言仍不可或缺,而当前中国还需要综合配套的体制突破。回首过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持续改革所积累而成的体制突破,为发展提供了最为坚定的“制度红利”。展望未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等整体性的顶层设计,都需要更强有力的改革举措。
维度五:科学。当今中国的改革,不会再是少数人的决策,改革过程必然要吸收更多群体的意见,改革成果要惠及更大多数。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认为,现在一些改革久推不动或效果不佳,一个重要原因是只针对新增的改革对象,而无法触动早期改革的既得利益群体。如果仅有“增量改革”回避“存量改革”,就容易陷入“路径依赖”,改革也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实现“中国梦”,是改革的根本目的,而健康心态,是改革共识的基础;理性舆论,是改革共识的保障。凝聚改革共识,谋求科学发展,需要解决好改革动力问题,将顶层设计与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股力量融为一体,才能克服“改革倦怠症”、“改革迷失症”,成为中国抓住用好战略机遇期、推进“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步伐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文/记者 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