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民主党派中央提案集中献策“治霾经”

2013年03月04日 15:03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参与互动(0)

  近段时间,笼罩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鲁地区等区域性雾霾天气,给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群众健康等带来了很大影响。农工党中央经过调研发现,今年雾霾污染期间,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患者发病率比往年同期明显上升。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门诊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5.7%,其中呼吸科急诊患者增幅达124.73%。今年两会上,多个民主党派提交提案共策“治霾经”,为打一场“呼吸保卫战”献计出力。

  民建中央尽快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

  民建中央在提案中提出,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00年颁布实施,针对的是解决城市煤烟型污染,重点解决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PM10为特征的城市污染,但对当前以细颗粒PM2.5、臭氧、酸雨和烟霾为特征的区域性污染没有涉及,建议尽快进行修订。由于空气污染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对解决区域性污染问题的措施和手段要从法律上加以明确。对特大城市实施汽车总量控制,加快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加快油品质量升级的决定。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基金。从成品油消费税中划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弥补生产、销售、使用高标油而多出的成本,以此刺激高标油品普及,也可补贴混合动力、纯电动等其他低排放汽车的购买者。

  农工党中央

  将PM2.5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农工党中央提出,我国雾霾污染形势严峻,尤其是重点污染区域的治理和防控已刻不容缓。以PM2.5为核心的颗粒物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改善面临的主要矛盾,但目前我国仅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两项大气污染物纳入总量减排约束性指标,“污染减排手段”与“空气质量改善”严重脱节,亟须将PM2.5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构建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保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建议由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领衔成立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建立多层次责任体系,为防控雾霾污染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民进中央

  争取环保投入占到GDP2%-3%

  民进中央认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协调管理体制。同时,发挥市场激励作用,一方面争取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至3%,另一方面加快出台环境税,优先征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化学需氧量三个税制,逐步建立绿色税收体系。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资源能源价格改革,完善污染物减排成本内部化,包括推行污染减排的综合电价政策,综合水价和垃圾处理价格政策。逐步开展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的交易试点。

  民革中央

  国家要“撑腰”“绿色保险”

  全国已有近半数省份开展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民革中央调研发现,目前“绿色保险”试点叫好不叫座,环保与保监部门高调推动,但保险公司反应平淡,企业态度冷淡,主要原因是缺乏国家层面的制度配套和法律“撑腰”,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停留在鼓励、引导层面。民革中央建议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立法研究工作,明确企业投保和保险公司承保的责任与义务,建立和完善保险市场的监管机制和技术标准。进一步加大试点力度,出台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政策。

  台盟中央

  成立国家生态建设部

  台盟中央在提案中建议改革和完善机构设置,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在国家林业局等相关部门的基础上,组建生态建设部,加强人员等资源配置,切实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和组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政绩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健全和完善生态建设管理机制,转变当前生态建设、环境管理涉及部门多、权责利不统一的状况,切实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致公党中央

  上市公司应公示碳排放情况

  针对一些企业存在的高耗能、高排放现状,致公党中央建议,建立重点碳排放企业信息平台,强化公众的社会监督。上市公司和申请上市的企业应将自身的环保业绩和碳排放情况向社会公示。

【编辑:王珊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