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局局长:要从专利申请大国转为运用大国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中国知识产权局局长:要从专利申请大国转为运用大国
中新社记者 卢彦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目前已是知识产权申请大国,且专利申请仍处于高速增长期,这种增长至少持续至2020年。但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从申请大国转为运用大国。
资料显示,2012年全球申请了210多万件新专利,中国有约65万件,占全球申请总量的30%。
田力普分析称,目前,“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增长”与“国家创新投入”两条曲线是高度吻合的,处在平衡状态。但数量多并不代表质量高。
他解释说,专利申请量只反映出创新者的知识产权意识。也就是说,近年来,中国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在不断提高,创新者开始懂得保护自己的发明成果。这是令人鼓舞的利好趋势。
“但申请后能不能够拿到专利,取决于审查结果,即授权量。授权量反映的是技术水平。授权要满足专利达到技术指标、拥有创新能力、新颖性和实用性等要求。反之,则会被驳回。中国专利的授权量现在还很少。”田力普说。
此外,他指出,能不能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看拥有量。拥有量反映专利生产的市场价值,即要将拿到的专利投入实施,看市场是否接受,能否取得回报。拥有量虽然是最末端的程序,却是知识产权向创新生产力转化的核心标准。但目前,在中国,专利拥有量占申请总量比例是最少的。
2011年,中国首次将专利统计指标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据田力普介绍,2012年,中国已达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2件。按十一五末完成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7件的数量来衡量,近几年来发展速度很快,按这样的速度,2013年就可以完成“3.3件”的指标。
“目前,世界创新型国家有二、三十个,他们的创新型指标是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不低于30件。所以我们的3.3件标准很低。”田力普直言,“因此,到2020年还有7年的时间,中国要想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难度还很大。”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田力普认为,这实际上已是从国家层面对知识产权支撑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所作出的全面部署,也是对中国要从申请数量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变提出要求。(完)
专题:2013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