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化职称评审体系致假刊横行 人才评价模式需改革
不合理的职称评审体系导致假刊横行
我是河北某路桥建筑公司人事科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主抓单位的职称评审工作。在多年的人才管理实践中,我感到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审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和弊端。
每年职称评审的时候,我都会到市人事局报卷,看到那些堆积如山的职称材料,了解内情的我,感到悲凉和无奈,我们这些人为这些假东西奔波劳累,值得吗?有意义吗?
学历再高,能力再强,没有论文,一票否决
当前,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实行职称决定制,一个人的工资水准取决于具有什么样的职称,职称高则工资高,职称低则工资低。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较高的职称,即使不认真工作,也会享受高工资,高待遇,以及单位交的高保险,退休后拿到高退休金。
在我们单位,正高级职称比高级职称每月工资平均多约1400元,各项保险单位要多缴约200元;高级职称比中级职称每月工资平均多约700元,各项保险单位要多缴约260元。
而且,一旦取得某个职称,这种高待遇就一直享受,一直到去世。因此,职称成为像我们这种单位人员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
然而,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感到现在的职称评审越来越“异化”,尤其是形式化和材料化,像中级职称的评审,就是只看材料不看人,使得职称评审成为材料“PK”的战场。谁的材料多,谁的材料内容“丰富”,谁就能顺利晋级,材料少的只能被刷掉。
问题的关键是,这些材料都是可以事先准备的,无论是论文,业绩,还是奖励,都是可以事先“做”出来的。
以交通工程专业中级职称(即工程师)的评审条件为例,我们评中级对论文的要求是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在省级以上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篇以上;(2)在市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篇以上。
这一条是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心中之痛。因为其他条件都很虚,只有论文这项条件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各级职称审验机关都把论文作为审验重点,有就过,没有就被淘汰,具有“一票否决”的威力。没有论文或论文未达到规定篇数者,即使学历再高,能力再强,业务再精,也一样不能参评。
如果不是为评职称,谁会愿意花大价钱发表论文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都拼命钻门子、找路子,寻求能发表论文的学术刊物,希望能发表论文,拿到职称晋升的敲门砖,为提高工资铺平道路。
然而,近几年,形势有了改观。这种改观不是因为职称评审不需要论文了,而是因为能发表论文的期刊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多如牛毛。但这些期刊都要版面费,而且明码标价。甚至,如果自己不会写,只需掏钱,自有人捉刀代笔,写好后奉上,只需签上大名即可,要几篇就给几篇。
据我近年的观察,职称论文绝大多数是有偿刊登的。所以,为什么那么多质量低下的学术期刊甚至虚假期刊能够存在并且横行无忌呢,关键就在于有需求,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这是最基本的规律。
很多编辑部、出版商都是靠职称论文养活的。我了解到,一些假刊每年从专业技术人员身上榨取的钱财成百上千万元。而为了拿到论文这个职称评审的敲门砖,专业技术人员也不得不忍气吞声,我身边为了发论文的人,花上千元到四五千元的都有。有些着急的,甚至只要能发表,要多少钱都乖乖奉上。
试想,如果不是为评职称,谁会愿意花大价钱发表论文?认真看看那些论文吧,严重抄袭,改头换面,移花接木,内容空洞,无病呻吟,连垃圾都不如。垃圾还能发电创造财富,但绝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论文,除了浪费就是浪费,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也耗费了社会资源。
但为了迎合职称评审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又迫于无奈,不得不做。他们甚至提前两三年就开始准备,因为只有这样,评职称时材料才会“丰富”,才有更大把握评上。
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安心工作,因为职称直接与工资挂钩,职称上不去工资就上不去,他们努力找路子,凑材料,这极大地耗费了他们的精力,使他们身心疲惫,苦不堪言。
在我的观察中,也有一些业务精熟、业绩突出的技术人员,不愿违心弄论文、弄业绩,以致多年评不上职称。相反,一些业务一般,有些甚至没在工程岗位、没干过工程、从来就不懂工程的员工,他们从事组织、宣传、办公室业务,却凭借人头熟、关系广,整的材料异常“丰富”,反而评上了工程师甚至高级工程师。
这种酸楚我自己有切身体会,1998年,我具备了评中级职称的资格,就因为不愿找关系求人,没有发表论文,所以一直不能评。直到5年后,我找关系自己掏钱发表了两篇论文,才顺利评上中级职称。
僵化的职称评审体系应该改革
我认为,当前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公平公正的价值追求,也越来越背离了职称评审的初衷和本意,它无法促进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实践能力,也不能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真实技术水准,反而成为了他们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负担,成为了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这种制度在我们基层单位造成的后果是,很少有人安心工作,他们只想为评职称而努力,专业技术人员熬了初级想熬中级,熬了中级想熬高级,熬了高级还得熬正高。技术工人也一样,熬了初级工想熬中级工,熬了中级工还想熬高级工,熬了高级工还想熬技师,熬完技师还想再熬高级技师。生命不息,评职称不止。
这种职称评审制度破坏了基层单位的诚信与公正,败坏了单位风气,打击了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造成了他们心理的严重失衡。本来,我们希望通过职称评审机制,促进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水平,尽快成为单位工程建设的骨干,为单位作出更大的贡献。
但现实却令人尴尬,他们不再比技术、比能力、比业绩,而是削尖脑袋去比职称、比材料、比工资。带来的后果是,专业技术人员不再去钻研技术,难以成长为挑得起大梁、担负得起项目管理的骨干人才,工程建设水准受到严重制约,工程质量、工程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职称评审虽然让我们拥有了很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但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能起到骨干作用的优秀人才却屈指可数。
作为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我们能深刻理解专业技术人员的难处和痛处。在一条条“评审条件”的限制下,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屈服于那些人人可凑出来的材料。当我们看到他们每年为整这些材料而殚精竭虑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一批又一批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思进取,甚至有些不务正业地去找路子、整材料的时候,我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但我又无可奈何,因为职称关系着切身利益,我们没有理由阻止他们去“弄材料”,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工作荒废而束手无策。
我觉得,一些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之余,总结经验,提炼成果,发表一些论文以资交流与借鉴,这无可厚非,也值得大力提倡,但把论文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硬杠杠,作为一票否决的标准,这就必然导致出现“异化”。
在和各个单位的朋友交流中,我认识到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无论在交通、建筑领域,还是其他专业技术领域,都是个共性问题。当问题如此具有普遍性时,我不得不对职称评审的体系产生怀疑。
作为职称管理者,我觉得,职称评审的导向,应是让技术人员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并且能通过职称评审这一平台,使他们更有劲头、更有动力地去追求知识,钻研业务,职称晋升能成为他们业务更加成熟、更加精深的标志,通过职称评审,促进他们的技术业务不断发展与进步,使我们单位修的路更好、工程质量更高、经济效益更显著,这才是应有的导向。
现实与之背道而驰。说实话,多年的职称评审工作让我厌倦,也让我越来越感到问题的紧迫性。我想,这种僵化的职称评审体系应该寿终正寝了,主管部门应该改革职称评审体系,代之以更加科学、更加灵活、更加易于操作的人才评价模式。(韩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