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把脉超级城市病:提速交通抑房价 加强教育促医改

2013年03月09日 09:17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专家把脉"超级城市病":提速交通抑房价 加强教育促医改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到了合理控制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规模。与此同时,生活在北京和上海的人们,正在拥挤的地铁里,想着什么时候才能摇到买车的指标。而他们头顶上,已经买了车的人们却正在拥堵的道路上,寸步难行。

  对于生活在这样超级城市里的人们来说,这只是他们烦恼的小小剪影。除此之外,越来越高的房价、越来越低的地下水水位、越来越金贵的医院床位等等,都让人心里闪过一丝担忧。超级城市的城市病,正在传染给大中城市,严重阻碍着城镇化的科学发展。面对这种情况,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给城市病开出了一副药方。

  翻开一本本世纪初出版的世界地图册,图例上,用从小到大的一串圆圈,表示城市。最小的一个圆点是"人口一万以下的城镇",最大的则是"人口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十年过去,100万人口,已经远远称不上"特大"了。

  迟福林:加强交通管理 打通城市经络

  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北京近2100万常住人口中的绝大部分,正挤在区区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始自己新一天的生活。另一个超级城市上海的常住人口更是逼近了2400万人。每天,这里都要出现两次潮汐式的交通高峰,相当于乌克兰全国人口数量的人们,拥挤在每一条街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交通是一座城市的经络,他开出的药方,就像中药里的冰片,可以通诸窍,散郁火。

  迟福林:我自己就说在北京开车也好,坐车也好,当做磨练性格吧。北京有两千多万人,五百多万车,这是一个现实,在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我们跟新加坡,跟东京比,这方面空间还是有的。

  王名:将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相结合 抑制房价

  先说说东京。东京地铁交通强大,换乘步行时间平均不会超过5分钟。有的更是简单到车门对车门,连站台都不用出。此外,昂贵的停车费也让自驾需求望而却步。一句话:发展公共交通。路上堵车,大不了咱们走路,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没法回避的:住房。随着城市的发展,北京城的范围已经从传统的二环路,扩展到了五环外。在这个范围内,耕地基本绝迹,所有空间基本都被见缝插针地盖满了楼。即便如此,五环内的房价依然让工薪阶层望洋兴叹。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名说,这么多人都为房子着急上火,长此以往不是办法。王名的药方,正如一味决明子,可以给超级城市清清肝火。

  王名:一个是用一定的行政手段。完全的靠市场有问题。上海就是将行政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第二是必要的市场机制。还有适当的把一些职能外移。比如说一部分行政职能机构或者(企业)职能机构能不能搬迁出去。城市拥挤实质上跟职能拥挤是有关系的。关于北京的问题、上海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总体规划不足,要通过立法来管规划。天津最近这段时间的做法比较好一些,天津通过立法来规划地产不能轻易动,北京和上海在这方面要下点功夫。

  候欣: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大脑 放宽民办学校准入门槛

  现在很多人在北京买房,不图房子大,也不图小区新。图的就是一个:附近有名校。学区房也是拉高房价的一个重要因素。与之纠结在一起的,就是超级城市的教育之痛。跟名校云集同时存在的,是老人们通宵在幼儿园门口排队,就为给孩子排上一个入园名额。在义务教育阶段,京沪两地的非户籍学生早已超过了本地户籍学生。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候欣说,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大脑,必须认真对待。候欣的药方,就像一味川芎,对头疼有奇效。

  候欣:对教育投入的趋势趋向有严格的限制,把投入的去向支出公开,没有监督,没办法保证增加教育经费过程是不是又集中到少数环节中去。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办一些民间学校。现在对民办学校限制条件多,应该降低民间资金介入的准入门槛,加强管理。另外,政府能不能把现有的教师资源盘活,得有个奖励机制。

  迟福林: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加快医疗体制改革

  除了教育,上医院看病是每个人都回避不了的程序。在各种城市病纠结的北京,人满为患的各大医院,无一不在给脆弱的交通火上浇了一大锅油。迟福林委员认为,优质医疗资源过于集中是病根。迟福林给城市病开出的第二剂药方,正如牛黄一般,能消肿化瘀。

  迟福林:公共卫生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合理的配置很重要。未来县一级、一般市一级能不能够提高卫生医疗条件,尤其是多吸引人才。另一个方面,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能不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这样的领域,满足多元化需求。第三,加快医疗体制改革,更好的适应老百姓医疗需求。

  几味药下来,总感觉有点老生常谈,药效不足。但把他们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名方:牛黄降压丸。的确,超级城市急需减压,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和无序过快增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温家宝: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规模,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也在两会新闻中心第一场记者会上表示,大中小城市都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要适当的控制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发展规模。

  张平:大中小城市都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要适当地控制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发展规模,大力地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显而易见,超级城市也不能容纳超过它资源承载力的人口。要治好城市病,靠的是全身调理。迟福林认为,吸引人口有序地向中小城市转移,才算打通了整个国家城镇化科学发展的经脉。

  迟福林:我们重在发展中小城市,尤其最近几年应该是在中小城市吸引有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方面先走一步。与此同时,高度重视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使人口有序地向中小城市转移。一些特大城市,比如上海、北京,重点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才能从根本上对城市环境问题产生基础性的影响。 (记者崔天奇 王远 解朝曦)

【编辑:肖媛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