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刺痛社会神经 区县发展经济转而“卖生态”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刘贤)在雾霾袭人、河水污染不断刺激民众神经后,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重庆市巫山、巴南、黔江三区县的主政者,在两会期间将“生态环保”作为区县经济发展的最大卖点。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件大事上,中国区县一级政府的主政者已开始调整方向。
区县经济如何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重庆市巫山县委书记何平10日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巫山地处三峡大库区,有10万三峡移民,57家企业被整合到其他区县或关破(关闭、破产)。情况特殊的巫山未来5年发展的关键词是“生态”和“旅游”。
何平称,巫山将建设山水港湾旅游新城、巴渝魅力旅游乡村、5A和4A级旅游景区、山区特色效益农业以及生态工业经济体系。5个发展方略都离不开生态环境保护。何平特别提到,生态型工业经济将很好地解决发展产业与保护环境间的矛盾。矿产业、清洁能源、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文旅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将构成巫山的生态工业经济体系。
巴南区是重庆主城后发地区。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重庆巴南区委书记李建春却把“后发”当成最大优势,“因为后发,生态环境保护下来了”。
他向境内外投资者推销的是巴南的生态健康产业。“未来城市的建设理念将是生态的环境加上现代的功能”,李建春说,巴南将建设健康管理中心,种植有机农产品,发展生态养身、养老、养心产业。
对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重庆黔江区委书记杨宏伟来说,最引以为豪的是在黔江境内未被污染的阿蓬江。早在2007年,阿蓬江沿线区县政府签订协议不在江两案建工厂,杜绝污水入江。杨宏伟深感此事“很有意义”,并表示,黔江还将在53.4%的森林覆盖率基础上继续植树造林,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建设、开发服从于保护,把美丽黔江当作城市品质和资源。(完)
专题:2013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