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谈西部城镇化之路 结合实际最重要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电 题:代表谈西部城镇化之路 结合实际最重要
中新社记者 徐杨祎
“对于四川,乃至西部地区而言,城镇化可借鉴德国经验,加快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小城镇,让农民就近、就地低成本城镇化。”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长何健在谈及西部地区城镇化之路时指出,结合地方实际,实现有特色的城镇化尤为关键。
日前,有消息指出,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十数个国家部委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已完成编制。
《规划》将涉及中国20个左右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的建设,为农民市民化提供发展思路,在未来十年拉动几十万亿元的投资。
城镇化热潮席卷神州南北,不少地方城市的扩张热情亦随之高涨:兰州的削山造城,部分沿海城市的填海造城、海滨新区建设等;不少地方对撤县建区也热情高涨等。
但对于广袤的西部而言,大比重的农业人口比例,让这条“城镇化”之路显得更为不易。
“我不想进城,进了城我能干啥?”全国人大代表骆云莲是来自四川省汉源县永利乡的一名普通农民。她对于城镇化的担忧,除了生活不习惯外,还有就业问题。
何健认为,要有意识地把产业布局分布到小城镇,否则企业和农民都不愿意去。
差异化的产业布局,特色鲜明的城镇定位,似乎为西部城镇化之路指出了方向。
城镇化不能只停留于字面解释,向前推动,强大的资本是重要推动力之一。谈及城镇化是否对社会资本有吸引力时,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代表的声音明显提高,“这些就是民营经济应该干的事。”
在刘永好看来,民营经济应该是推动城镇化的重要主体之一。比如,随着农村规模种植、养殖业的兴起,民营经济可就近投资农产品加工企业,既帮助农民解决产品销路,也可以吸引剩余劳动力务工,形成小城镇发展的产业推力。
除了民营经济,广元市市长王菲代表更认为,返乡农民工也将在城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当中一部分返乡农民工是带着资金、技术回乡创业,我们给予政策支持,这样就能发挥带动和辐射的效应。”
被人称作“羊理事”的人大代表汪其德在巴中老家办起了“五郎”黄羊和“红旗”生猪专业合作社,带领上千户农民增收致富,也吸引了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他们也谋划着和汪其德一样,致富以后,在城里买房,变成城里人。
以汪其德为代表的返乡农民工们正在用自己的抉择,影响着四川的城镇化进程。
在四川成都,近十年来的城乡统筹帮助一大批农民“洗脚上田”,搬进了标准化管理的小区房,并实现了就近就业,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民众生活幸福指数极高。
面对众多人大代表对西部地区城镇化之路的思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表示,在中国,无论是四川还是西部其他地区,都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城镇化道路。
但周其仁同时认为,这必须以是否给这个城镇的居民带来收入提高为衡量标准,不能一味地建城扩镇。(完)
专题:2013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