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李克强总理之路:回望彩虹风雨后 万家忧乐上心头(3)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3月16日 11: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五、深化改革:最大红利惠及民众

  李克强被中外媒体普遍称为“改革派”。十八大闭幕后6天,他说:“改革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他提出的“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是最令中国人感到鼓舞的“热点金句”之一。今年初的一次座谈会上,他再次解读说:“我们说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现在,要让这个‘利’更多地落在百姓身上。”

  李克强说,我们不片面追求GDP,将来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一个中速增长期,很难长久保持两位数,但是只要保持住7%的增长,到2020年实现小康就完全有可能。而实现这一目标靠什么?还是要靠改革。改革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十分巨大。

  关于改革步骤,李克强重点强调:“改革要既有顶层设计,又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中国太大了,13亿人口,区域广阔,国情非常复杂,仅有顶层设计远远不够。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就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今天这种精神仍要继续发扬。他鼓励11个实验区,“要做改革的先遣队、侦察兵”。

  李克强指出,中国当前的问题首先是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收入分配体制也与之密切相关。这里既涉及到户籍制度改革,又涉及到土地管理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等一系列问题。眼下中国又碰到各种瓶颈制约,能源、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抓住什么才能破解这种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领域要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社会领域要更好地利用社会的力量,包括社会组织的力量,把应该由市场和社会发挥作用的交给市场和社会。这也是改革的方向。

  为了最大程度减轻改革阻力,李克强说,要善于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在利益预期上作调整,同时稳妥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调整改变预期利益,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使所有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有利益。

  李克强强调:“改革当中既要先行先试,还得依法办事。”他说,中国这么大,改革不搞先行先试吃不透,这也是我们30年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先行先试当然要探索,探索过程中,要扫雷,要排除荆棘,也可能被荆棘挂住,要有及时调整和纠错的机制。

  李克强说,我们身上肩负着两副担子:发展和改革。30多年的改革,经济建设是中心,但这个巨大成就我们是靠改革来实现的。发展就要靠改革,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完全可以推动发展。这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李克强主张“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解放思想重在实际行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身是改革,也要依靠改革。今后,要更加注重体制创新,通过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和内生动力,为长远发展提供体制保障。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深化财税、金融、价格、行政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改革的时间窗口往往稍纵即逝,要注重抢抓时机推进改革。“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发展只能依靠改革。”“要打破部门利益,打破固有的一些利益格局,让基层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使中国实现持续发展。”

  他说,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营业税改增值税”。他说,“营改增”不仅是税制的转换,而且能够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就业,并且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李克强同时表示,在财税体制改革中要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他说,单一税种的财税体制改革,能够减少经营成本,但确实存在中央和地方如何分配的问题,所以更需要培育好地方的主体税种,要让地方政府减少收费,并且不过多依赖土地财政。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李克强说,“中华民族这一百多年来历经磨难,现在离民族复兴只有几步之遥,我们身上责任重大,必须往前走,必须勇于试,这是我们的责任所系。

  六、统筹兼顾: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

  李克强说:“中国最大的差距是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这种差距既是问题,也是中国发展的潜力和富民的动力。”

  在领衔制订“十二五”规划时,李克强就注意谋划做好区域协调发展这篇大文章。“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并明确了不同区域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一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并明确了西部地区发展的重点任务。推动西部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时,要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致力于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二是实施好主体功能区战略。 对实施好主体功能区战略做了进一步强调和细化。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引导人口经济布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以更少的资源环境消耗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三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十二五”规划纲要设立专门篇章对涉及港澳台问题进行了阐述。这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高度重视,也回应了港、澳、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切。规划明确了香港、澳门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作用,阐明了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培育新兴产业、深化与内地经济合作的政策举措。

  2012年12月28日,李克强在九江市主持召开区域发展与改革座谈会,他说, “我们国家内需巨大的潜力不仅在东部,而且在中部和西部。中部地区要立足扩大内需有所突破,也要有战略支点。我觉得一个重要的战略支点就是在中部沿江地带。”

  李克强表示,我们要努力补上农村、中西部地区的短板。国家会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推动以城带乡和区域互动,帮助这些地区发挥优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使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辅相成。尤其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不让贫困地区掉队。

  李克强提出,城镇化是中国最大内需潜力所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世界经济长期低迷是事实,而且很可能还会出现波折、反复,中国的经济发展,只能更多地依靠拉动内需,而目前最大的内需就是发展相对滞后的城镇化。“城镇化是发展最大的潜力,而真正的发展必须要依靠改革。” “体制的改革包含着巨大的潜力。‘城镇化’这个最大潜力的发挥,只有通过‘改革’这个最大的红利才能实现。”

  他告诫人们:“中国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承载力,防止违反规律人为造城。”

  在发展实践中,李克强认为城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的。工业化是主导、城镇化是支撑、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必须统筹推进,切不可顾此失彼。

  中国“协调新四化、统筹新城乡”的新型城镇化,一定能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编辑:郭思远】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