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释放强烈改革信号 强调凝聚共识减少阻力
在十八大到本次全国人代会的这段时间里,李克强释放了强烈的改革信号;在过去主政地方和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期间,他显示出破解复杂难题的高超能力。
阳和三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共和国迎来了新的“大管家”李克强。他与温家宝总理在人代会上轻松交谈、郑重握手的照片广为流传。
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70岁的温家宝留下的答卷,也是留给57岁的继任者李克强的考卷。
按这份答卷,过去五年用极不平凡的努力、极不平凡的成就度过了极不平凡的岁月,“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虽然这份报告仅一万五千字,比五年前的报告少了一万字,但还比往年多出一大部分,将往年的“今年主要任务”改为“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没有人比李克强自己更清楚这份考卷的分量,因为他本人也是这份考卷的出题者之一。作为国务院负责常务工作的副总理,他深知这“极不平凡的五年”的深长意味。他牵头起草了横跨两届政府的“十二五”规划,在其所负责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医疗改革、燃油税费改革、营改增等诸多领域展显身手。
李克强的政治轨迹已多为公众所熟悉。但十八大以来,他的一言一行依然牵动了海内外的目光。他将如何应对注定“极不平凡”的未来任期?
在信息越来越公开的年代里,在越来越亲民、开明、务实的中国高层政治氛围里,求解这一问题的答案,还是有迹可循的。
“改革是最大红利”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完成党内领导层的新老交替后,海内外人士都翘首以待,新的中央领导人会是什么样?
十八届一中全会刚闭幕,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一番坦诚而真挚的话就道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
他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短短十九个字凝结了治国的真谛,即刻拨动了国人的心弦。
十八大报告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两个目标并列相提。
执政党的新愿景、新方略将由中央政府——国务院来担当执行实施的大任。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其时仍在国务院负责常务工作的李克强受到了当然的关注。
11月21日,也就是十八大闭幕后的第6天,李克强在京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讲话从形式到内容都令人耳目一新。有媒体评论称:如果用两个字概括其讲话,那就是“改革”,用四个字概括则是“改革、改革”,若用六个字概括便是:“改革、改革、改革”。李克强发出了攻坚克难、深化改革的强音。
在关于改革的会议上谈改革并不稀奇,但在海内外观察人士看来,十八大后短短数日国务院就召开关于改革的专题会议,本身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灯;更重要的是,李克强在此次会议上的改革论述回应海内外关切明确、坚定而完整,有理念、有路径:
关于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我国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甜头已经尝到。在新的起点上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群众过上更好生活,依然要靠改革开放。针对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说法和未来发展动力的疑虑,他回答:“改革还是最大的红利!”
关于改革的方向:他指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经济领域要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社会领域要更好地利用社会的力量,包括社会组织的力量,把应该由市场和社会发挥作用的交给市场和社会。
关于改革的方法论:他延续邓小平时代以来的改革智慧,强调改革要既有顶层设计,又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我国国情复杂,一时看不准、吃不透的改革,可先选择一些地区和领域开展试点,以点带面,并有及时调整和纠错的机制,在探索中“排雷”和清除“荆棘”。
关于改革的阻力,他同样清醒以对。他说,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现阶段推进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要触动利益。调整利益格局,要善于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在利益预期上作调整,同时稳妥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这样可以更好地凝聚共识,减少改革的阻力。
此次会议被分析人士解读为“十八大后中南海向外界释放的改革信息”、“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的观点,被网友评价为“令人鼓舞”。
主流舆论认为,习近平领导的中国决策层再辟改革新局,当无疑义。习近平在深圳轻车简从不封路,李克强在国务院会议上一再插问令汇报官员“不适”,还显示出未来改革主持者之底气、之勇气、之务实。
“破解复杂难题的高手”
1998年,居民消费水平排名全国第26位的人口大省河南,迎来了年仅43岁的领导者李克强。他在这里一干就是六年多,从代省长到省长再到省委书记。
与很多人把河南视作单纯的农业大省不同,李克强提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化”路径,这为其到国务院工作后力推的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地方实践经验。而“三化”的提法也基本具备了十八大报告中“新型四化”的雏形。
2003年,他正式提出“中原崛起”的构想并加以实施。按照这一思路,河南在继续巩固“三农”优势、建好全国“粮仓”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7年间,河南经济年增速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3个百分点向上持续拉升,总量居全国第5位,列中西部省份之首,全省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升至全国第17位,整整上升了9位。
2004年底,李克强调任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委书记。上任之初,他就去抚顺棚户区调研,向住在那里的工人们作出了“砸锅卖铁也要改造棚户区”的承诺。
棚户区居民曾为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过特殊贡献。随着上世纪末国企改革的推进,老工业基地经历了剧烈的阵痛。棚户区居民住房条件之差,让李克强道出了“看了心酸,甚至流泪”的话语。
为归还过去多年的欠账,仅仅3年时间,辽宁全省便基本完成了共计1200多万平方米的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120万居民喜迁新居过上了新生活。“要住房,找克强”,成为其时当地百姓中流传的一句话。
2007年,李克强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次年就任国务院副总理,其第一个让海内外广为知晓的作为同样是住房建设。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以上世纪90年代为分水岭,之前主要实行公房配置,住房供应严重短缺。之后通过商品化、市场化改革,部分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但房价过快上涨,令城市低收入阶层和年轻的“夹心层”备感困扰和焦虑,“房奴”、“蜗居”现象成为人们无奈的议论乃至抱怨的话题。
2008年启动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不仅是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扩大内需的应急措施,更被中央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推进。在长期关注房改的专家看来,此举同时意味着,中国住房制度在实际操作层面,走上了市场供应与政府保障各司其责的“双轨”道路。
5年来,李克强先后40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视察各地工程进展。在此期间,全国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3000多万套,基本建成1700多万套,近1亿人口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这是中国历史上政府对住房保障投入最多、建成规模最大、工作成效最显著的时期。
另一“世界性难题”——“看病难”,也是在他主持下取得突破。
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发布一份并不客气的报告,认为此前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这是李克强担任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组长的一个尴尬背景。
对医疗卫生领域,李克强并不陌生。早在世纪之交任职河南之时,就曾打过一场防治艾滋病的攻坚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处代表魏英瑛曾表示:“河南的防艾经验值得在国际范围内推广。”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相继发布,被海内外誉为“解决世界难题的中国方案”。在李克强的具体领导下,相继打响了“五大战役”,即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
中国仅用3年多时间,就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全覆盖,织成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被国际社会称为“奇迹”。美国学者库恩甚至认为:“中国的医保改革是过去十年最大的成就。”
成品油税费改革同样是一个多年难题,酝酿多年始终未能推出改革方案,长期的道路收费乱象和节能减排双重压力日增。2008年李克强担任此项改革领导协调小组组长后,确定了公平税赋、正税清费的原则,组织制订新的改革方案,统筹价税费联动改革,抓住当时国际原油价格下降这一稍纵即逝的改革机遇,果断决策实施。
从11月李克强担任成品油价税费改革部际领导协调小组组长,到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整个过程仅一个多月。
改革需要勇气,需要智慧,需要作为,也需要审慎周密。房产税试点展示了李克强在改革上求实的一面。
与保障房建设相较,房产税改革动的利益更多;与成品油价税费相较,房产税牵涉面更广。2010年,李克强多次主持会议研究房产税改革问题,2011年初,国务院确定上海、重庆进行两类方案试点,拉开了改革序幕。也正是此类尚在“进行时”的改革事业,会考验这位被境外媒体所誉的“破解复杂难题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