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习近平访非首选坦桑尼亚因两国友谊深厚
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在总统府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中国是坦桑尼亚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坦桑尼亚是中国的全天候朋友,坦方热切期盼习近平主席的来访。
基奎特总统说,“我们热切地盼望着这次访问,这能够巩固我们两国的关系,中国很看重这种关系,我们也同样看重与中国的关系,所以我们都很激动,我们准备用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来迎接他。”
基奎特说,目前,中国和坦桑尼亚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坦桑尼亚需要投资和市场,但最重要的是技术援助。“我们通常都用传统工艺,我们需要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另一方面,坦桑尼亚的三个主要港口目前都面临着来自恐怖组织和索马里海盗的威胁。这使得基奎特总统希望能与中国在打击恐怖主义和索马里海盗方面展开合作。
当天,基奎特总统还用一句中文表达了他对中国的祝福。他说,“祝伟大的中国梦梦想成真”。据央视报道
- 行程解读
双方将发表联合公报,签署经贸、文化等领域合作文件
将赴援坦中国专家公墓献花圈
在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重要演讲
将同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进行会谈
1 为何访问非洲首选坦桑尼亚?
社科院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李智彪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此次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的三个非洲国家,都很有意义。坦桑尼亚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友好,一直没有什么波折,坦赞铁路是两国友好的代表。刚果共和国的总统萨苏目前是非洲老一辈领导人中对华友好最有影响的一位。
“选择这几个国家太有意义了。”他说,坦桑尼亚、刚果共和国与中国的友谊非常深厚。选择南非是从金砖国家峰会的角度考虑。
据外交部网站资料,中国于1961年12月9日与坦噶尼喀建交,1963年12月11日与桑给巴尔建交。坦、桑联合后,我国自然延续与坦、桑的外交关系,将1964年4月26日坦、桑联合日定为与坦桑尼亚建交日。
建交以来,中坦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多位国家领导人都曾经访问过坦桑尼亚。2012年1至10月,双边贸易额19.33亿美元。
习近平主席25日将前往援坦中国专家公墓,进行凭吊并进献花圈。中国援坦专家公墓建于上世纪70年代。坦赞铁路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2009年2月15日,对坦桑尼亚进行国事访问的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陪同下来此凭吊。
2 为何选择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演讲?
25日,习近平主席将会抵达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并发表重要演讲。
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位于达累斯萨拉姆市中心,以坦桑尼亚开国总统尼雷尔的名字命名,是中国向坦桑尼亚提供的援建项目。该中心占地面积2.52公顷,设有可容纳1000人的大会堂、多个会议室及附属设施。
据央视报道,习近平主席25日将把一个代表着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金钥匙交到总统基奎特手中。在此之前,达累斯萨拉姆最大的会议中心容量只有300人,因没有同声传译系统,不具备国际会议能力。现在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已经具备六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
- 对话
专访《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一书作者
中非合作有互补的特性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发展项目主任黛博拉·布罗蒂加姆教授30年来一直研究中非关系等问题。她所著的《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一书还原了几十年来中国的非洲参与历程,澄清了西方国家政界和媒体渲染的不实传言。近日,黛博拉·布罗蒂加姆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新京报:您对中非关系的研究已经进行了30年。您觉得中国人和非洲人互相如何看待对方?
布罗蒂加姆:中国人和非洲人的性格的确有很多不同。我接触的大部分非洲人都对中国人的努力工作叹为观止,他们经常说中国人工作非常努力,工作很长时间。中国人对非洲人享受生活的生活方式印象深刻。
新京报:中国人和非洲人如此不同,如何进行合作?
布罗蒂加姆:中非合作有互补的特性,进行得很顺利。比如,现在非洲的劳动力成本还不太贵,比中国的人力成本便宜,这是一个投资吸引力。另外,中国的建筑公司在非洲有很多专长,而非洲非常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在这方面两者能够互相匹配。
新京报:中国和非洲如何实现共赢?
布罗蒂加姆:我认为,任何一个合同、投资、援助都应该尽可能的高质量。如果你做得很好,你的投资创造了很好的工作环境,人们会希望与你合作,因为他们意识到这就是双赢。
新京报:有些西方媒体认为,中国在非洲进行“新殖民主义”。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布罗蒂加姆: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殖民主义伴随着政治上的统治,历史上欧洲人在非洲进行殖民,统治非洲的土地,阻止非洲的发展。我认为这与中非关系根本不搭边。
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访非洲,首站设为坦桑尼亚,不但是坦桑尼亚的荣誉,也是两国长久友谊的延续。我们希望习近平主席的出访,能够为坦桑尼亚带来更多的投资和建设机会。
——参加“中国企业在非洲”论坛的坦桑尼亚驻华大使菲利普·桑卡·马尔莫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非洲是一个开始。他不可能一次访问所有国家,但总有一天会来(乌干达)。我们非常欢迎他来非洲。
——参加“中国企业在非洲”论坛的乌干达驻华参赞赛蒙·阿吉库
本版采写(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储信艳 韩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