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夫人外交”可获常规化外交难取得成绩(2)
“第一夫人”的任务
事实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对外交战线中的“夫人”工作便格外重视。史料记载,1961年9月,中央批准成立夫人外事活动指导小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的夫人张茜任副组长,参与并指导夫人外事工作的开展。
1963年4月13日,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携同夫人王光美、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访问印度尼西亚。新中国的“第一夫人”走向世界的历程由此开启。
中国前驻马耳他和葡萄牙大使过家鼎是当年陪同出访的翻译,他回忆说:“带夫人出访,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尚无先例。但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增多,考虑到与国际接轨,中央决定派王光美随刘少奇主席出访。”其后的1966年3月到4月,王光美陪同刘少奇出访巴基斯坦、阿富汗和缅甸。
在赵可金看来,“第一夫人”外交是首脑外交的一种补充、辅助形式。由夫人出面完成某种特定外交任务的外交形式,旨在弥补首脑在外事活动中无暇顾及的领域与细节。相对于首脑外交更多强化政治关系的角色定位,“第一夫人”往往更多涉及社会事务,传递普通民众间的友谊。
“夫人外交实际是公共外交的一部分。”赵可金说,需要指出的是,“夫人外交”中的夫人,包括国家领导人的夫人和高级外交官的夫人,即有资格正式作为国家政治代表的夫人群体。
陈毅夫人张茜,在新中国的“夫人外交”史上就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资料显示,张茜在新中国成立后共出访21次、到过12个国家,其间还曾先后带领妇女代表团成功访问缅甸和越南;在国内,张茜则接待过许多总统夫人、王后等贵宾,对新中国的外交视野特别是在与东南亚往来方面成绩显著。
邓小平夫人卓琳,则与邓小平一起,在1979年1月底至2月初,实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对美国的访问。
赵可金说,虽然宪法和法律并没有赋予和规定国家领导人夫人的责任与义务,但在国际政治领域作为一种不成文的惯例,跟国家领导人一样,领导人夫人同样是国家政治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