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俄经贸势头向好 携手助力金砖“合作无间”

2013年03月26日 10:18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中俄经贸势头向好携手助力金砖“合作无间”

  目前,金砖国家已成为促进全球经济治理的“正能量”,金砖国家经济稳定增长渐成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相信未来,中俄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贸易可持续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中俄经贸势头向好

  当前,中俄经贸关系总体发展势头良好,继续呈现快速、稳定增长态势。201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881.6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中国已经连续3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俄罗斯则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

  在贸易结构方面,2012年,中国对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继续快速增长,其中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分别达17.3%和15.7%,双边贸易结构呈现持续优化趋势。尤其是2011年10月两国总理会晤期间签署的《中俄政府间关于经济现代化领域合作备忘录》,明确了创新和高科技领域的大型战略性合作项目,为发挥两国经济互补性、优化双边贸易结构提供了新的动力。目前,中国商务部和俄经济发展部正在牵头制定落实该备忘录的项目清单和实施路线图。

  在双边投资方面,据中方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底,双方累计相互投资40多亿美元。2004~2012年间,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7.4%。可以说,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海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中2012年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6%,成为双边经贸合作的新亮点。

  在两国地方间合作方面,2012年,中俄边境贸易额达10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占双边贸易总额的11.8%,首次突破100亿美元。中国对俄罗斯边贸出口商品主要是轻纺、农产品和小家电,进口以原木、原油、化肥等初级产品为主。近年来,双方合作地域范围正从边境毗邻地区向两国其他地区延伸,两国地方和企业合作积极性日益高涨。2009年,两国元首批准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为进一步深化两国地方间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

  目前,中俄经贸合作已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正如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回答俄新社提问时表示,双方应集中精力商谈务实合作,相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双边贸易额再翻番没有问题。因此,2015年和2020年双边贸易额分别达到1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共同助力金砖合作

  近年来,金砖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因其在经济逆势下实现较快增长,被看作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在此背景下,金砖国家合作也呈现日益紧密的特点:2011年建立的金砖国家经贸联络组为加强金砖国家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遇;对于多哈回合谈判、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机制,金砖国家倾向于共同发声,立场协调,表现出更强烈的合作意识。

  另外,建立力促金砖国家间相互投资和贸易的金砖国家发展银行、金砖国家储备库的构想均在商谈之中。其一旦达成,金砖国家财经领域的合作将更进一步。

  中俄两国合作在金砖国家框架下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比如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消除各种贸易投资壁垒、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支持开展贸易投资促进活动、推动中小企业合作上,中俄一直坚持主动协调立场、相互支持。历次金砖国家经贸部长会议、元首峰会召开前,中俄双方可以做到相互沟通情况,主动协调立场,共同推动各方关注的议题取得进展。

  经贸合作是金砖国家推动的重点工作。就此,中俄双方制定金砖国家经贸和投资合作计划,丰富保护知识产权等内容。中方多次派人员出席俄方举办的金砖国家经贸、中小企业、创新等问题研讨会。同时,俄方对中方提出的建立金砖国家电子商务平台也予以高度关注和积极支持。

  2012年9月,金砖国家首次贸易救济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为中俄两国在金砖国家框架内交流国家贸易救济立法和实践,加强政府间、产业间和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提升运用国际经贸规则能力搭建了平台。目前,中俄也在推动拓展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和海合会等组织建立贸易救济合作机制,共同加强交流与合作。此外,每年俄方均派员参加中方举办的金砖国家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培训班,保持了活跃交流的势头。金砖国家贸易救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由此得到加强。  (本报记者杨舒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何敏】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