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福建海平面未来30年将上升65~125毫米

2013年03月27日 13:37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去年我省海平面比常年高111毫米;未来30年,我省将有24个乡镇受影响

  海平面在上升,海水在入侵陆地。日前,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2年中国海平面公报》,公报显示:去年福建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111毫米,预计未来30年,我省沿海海平面将上升65~125毫米。

  为什么海平面持续上升?海平面上升对福建有什么影响,该如何应对海平面上升?

  福建海平面近10年处历史高位

  《2012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平面均明显高于常年,与2011年相比,也均有明显上升,其中,海南最高,较常年高154毫米。

  去年福建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111毫米,比2011年高46毫米。除4月、11月,去年其他月份我省沿海海平面均高于常年同期,其中,6月和8月海平面分别高151毫米和166毫米,8月海平面为1980年以来同期最高值。

  历史数据显示,1981—2010年,我省沿海的年代际海平面呈明显上升趋势。自2001年以来,福建沿海的海平面总体处于历史高位。

  曾从盛是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曾从事近十年的海平面研究。对于海平面上升,曾从盛分析,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增温膨胀、陆源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等因素造成的。此外,地面沉降、季风和海流等局部因素变化是引起区域性季节性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之一。但专家表示,目前福建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地面沉降。

  海水或现上溯影响淡水供应

  我省山地、丘陵众多,沿岸基岩密布,特别是闽东一带海拔高,不少沿岸悬崖峭壁,相对于地势低、平原辽阔的北方来说,海平面上升给我省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海水可淹没的面积相对比较有限。

  曾从盛表示,我省沿海地区及海岛,尤其是福州平原、漳州平原、泉州平原、兴化平原福建四大平原,因地势较低,易受海平面上升影响。

  据了解,我省淡水资源分布不均,沿海相对匮乏。随着海平面不断上升,海水入侵将占领、压缩沿海淡水空间。曾从盛解释,如果海平面上升,特别是在潮汐作用下,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海水倒灌进入河道与河水混合,这可能影响到江河两边的取水口,影响到淡水供应和城市饮用水水质。

  今年9月到11月警惕天文大潮

  福建沿海也是我国风暴潮重灾区之一,高海平面抬升了风暴增水的基础水位,风暴潮高潮位相应提高,水深增大,波浪作用增强,河流排水受阻,这将使风暴潮灾害更严重。

  8—11月为我省沿海台风风暴潮高发期,也是沿海季节性高海平面期,若遇到台风,更容易形成高潮位。去年8月3日,强台风“苏拉”在福鼎秦屿登陆,其间恰逢天文大潮,造成我省沿海多地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近2.5亿元。

  据了解,今年9月8日、9月20日、10月7日、10月19日、11月5日和11月18日前后是天文大潮期,易发生风暴增水、季节性高海平面和天文大潮三者叠加的情况,形成灾害性高潮位,相关部门应特别关注。

  除此之外,海平面上升将加大洪涝威胁,减弱港口功能,并引发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等问题,造成沿海湿地的损失和动物的迁徙,使按原设计标准建设的沿海城市市政排污工程的排污能力降低。去年,我省漳浦海水入侵最大入侵距离3.86千米,最大重度入侵距离3.13千米,最大氯度值5480毫克/升。

  【专家】堤防工程设计标准应调整

  《2012年中国海平面公报》预计,未来30年,我省沿海海平面将上升65~125毫米。根据福建海平面上升预测结果和海滩调查成果,到2100年,霞浦高罗海水浴场将因海平面上升而损失约22000平方米的沙滩面积。

  去年发布的《2011年中国海平面公报》,预计2050年,我省沿海海平面将比常年升高130~170毫米。

  2011年公报还对海平面上升进行评估,预计到2050年,在我省现有1102个乡镇级行政区中,受影响的乡镇级居民点有24个;约2.6千米铁路和约216千米的公路受影响;受影响的内陆水域总面积和河流总长度分别为28平方千米和270千米。

  曾从盛认为,我省沿海部分堤防工程标准低,风暴潮来时容易发生潮灾,应对现有工程标准作适当调整,工程设计标准中的重现期水位(50年和100年一遇)应加上未来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的预测值。(海峡都市报 记者 蔡镇金)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