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墙”新增104个名字 南京大屠杀遗属清明祭
中新网南京4月4日电 (记者 朱晓颖)4月4日一早,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哭墙”前,白发苍苍的阮定东老人带着一家五代22口人,在“阮家田”黑色名字前深深鞠躬,在石碑脚下放上鲜花。“我爷爷阮家田的名字,是新刻上去的。”阮定东说。
和老人一起来的,还有50多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遇难者遗属,他们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手捧鲜花,相互搀扶、结伴而来。对他们来说,每年清明节来“哭墙”前摸一摸亲人的名字,上炷香、献束花,就是表达亲人的哀思。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哭墙”,是几面灰色厚实的石碑,1万多个黑色名字刻入其中,密密麻麻。
今年,“哭墙”上多出104个名字,是纪念馆两年来新搜集、认定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
“根据南京市民向纪念馆提供的信息,经过我们考证、鉴定,新得出104个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今年新刻在‘哭墙’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
1995年、2007年、2011年、2013年,“哭墙”经过4次篆刻,现有10418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
今年清明,阮定东全家不是去老家六合上坟,而是第一次来到纪念馆祭奠。“我的孙子阮杰写了一篇作文《我的爷爷》,‘爷爷想爷爷’,我的爷爷(在)大屠杀时抱着我,受了那么多伤,还抱着我过江,我幸存下来了……我爷爷的名字能在‘哭墙’上有个归宿,了却了我的心愿。”阮定东老人说。
据朱成山介绍,阮定东是纪念馆新发现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属,也是当时在燕子矶的幸存者。1937年12月13日,阮家田在燕子矶江边遭遇集体屠杀时被刺成重伤,忍着剧痛,紧紧抱着只有几个月大的孙子,爬上一条小船,过江后倒在江边,被家人抬回六合,随后不幸身亡,而孙子幸存下来。
“哭墙”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佘子清及遇难者遗属等一一敬香、献花,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协会,以及日本铭心会南京友好访华团团长松冈环等敬献花圈。
松冈环20多年来致力于调查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并记录了幸存者等约600人影像证言资料。目前她正制作其第三部纪录片、南京大屠杀证言集英文版。
她告诉记者:“我一共拍过3部和南京大屠杀有关的纪录片,花费了很多资金和精力,前2部纪录片就花费了自己1050万日元,比写一本书要困难得多,也得到很多朋友的帮助。第三部与太平门集体屠杀有关的纪录片将在明年制作完毕。”
松冈环希望,能通过影像、照片、书籍的方式让日本民众了解真实的历史,以此抚慰幸存者、遗属的心灵创伤,建立和维护中日民间友好关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