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记者探访H7N9监护病房:高峰时护士每天睡3小时(3)

2013年04月19日 15:00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下篇】

  天使与“魔鬼”太多的未知

  晚上7点半,熬了两宿没睡的张志勇,终于“挡不住了”。

  这些天来,他的睡眠加在一起不足20小时,严重的睡眠不足,让他的眼睛像兔子一样,暴出缕缕血丝。作为公共卫生中心的主任,他现在的每分每秒已几乎全被这场流感占据。

  比较几年前的“抗击甲流”,张志勇教授分析了这次应对与防治的特点:“甲流”属集中暴发,这次尚无集中暴发趋势;“甲流”有明显的人传人迹象,人感染H7N9禽流感尚未发现人际传播能力。“但这次人感染禽流感的临床症状较重,病情往往反复,迅速多变,这使人无法掉以轻心。”

  更大的压力,来自于未知。从感染源头、传播、发病、进展到治愈标准,有关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信息,还少得可怜,各种无法理解的状况,更令人压力倍增。

  比如最初的感染源,“与禽类密切接触过较好让人理解接受,但还有好几位都是从未接触过禽类的,其中一位患者,清明时去上坟,回来就开始发烧,感染的源头只能猜测。”市公卫中心呼吸科主任卢水华,对每名确诊病例病情了如指掌,“还有患病前的潜伏期,人人都有差别,最初的一位疑似病例从疑似到确诊,开始前两次检测都是阴性,第4天才突然转阳性,这又怎么解释呢?”

  还有发病的过程,更是“变化大得令医生吃惊”。前日,病人的胸片显示一切尚可、只有纹理稍粗的表现;仅过一天,病情可能就会急转直下,胸片显示一片“白肺”。何为白肺?专家解释,是指重症肺炎在X光检查下的表现,肺部显影呈现一大片白色状而得名。形成白肺,一般预示着肺部约90%被炎症所浸润。“从惯例判断,那几乎已无力回天。”

  还有两位夫妻先后染病的,专家们特意赶去他们常去的地方采访,观察卖家禽类的摊头与蔬菜摊头的位置与距离。“有传言说夫妻先后染病,是人际传播,但考察后我们发现,虽然丈夫从不去菜场,但这家菜场小贩常有把鸡拿到外面马路上卖的情况,这条路又恰是丈夫每日回家的必经之路。丈夫到底是从哪里染上的,还真难以判断”。

  甚至目前看来,病毒转阴性并不意味着治愈。4月9日,安徽省确诊的一例H7N9禽流感患者,去世前体内病毒核酸检测已转为阴性,但因肺部受实质性损伤,最终未能抢救成功。

  天使与“魔鬼”

  未知仍然太多,但伤痛,是最最真实的。

  重症的病人,全身需要插气管插管、ECMO机器插管(2根)、静脉插管、动脉插管、胃管、导尿管,足足7根。说不出话,唯一的交流只能通过一块小黑板,简单地写几个字。

  重症室的每个病人,都有着不同的护理要求。最多的一例,足有21条。每小时的肺活量检测、2小时血气分析一次,2小时气囊检测一次,每天更换三通接头与延长管、病室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2次,还有不定时的吸痰,插管不能太深,以防损伤肺部,还有每日的口腔护理、翻身擦身,“一对一”的护理让每个护士几乎全天连轴转。“导管一多,护士的活儿也多。”护士长查丽俊在休息室摘下口罩和帽子,面色如菜,黑眼圈浓重……这几乎是所有医护的共同特征。

  在全部隔离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诊区,这些医生与护士,就是病人们唯一的家属。“全部隔离,意味着护士的任务加倍;除临床护理外,我们需要承担日常家属所要承担的一切。”曾被提名“南丁格尔”奖的查丽俊,长期在感染病房护理艾滋病病人,对现在的状况,并不掩饰,“20多位医生、33位护士,有‘90后’,有母亲,但几乎人人好多天没回家了,前期收治高峰时,一天一顿饭、睡3小时稀松平常。”

  病程如此难料,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时刻紧绷神经。“每一个监测的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如果我们稍有疏忽,病人病情与各种并发症便可能出现。”公卫中心党委书记、感染病专家卢洪洲说。

  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状况发生,几乎每一天,都在各种抢救中度过。查丽俊算了算,就在我们到来的前两天,每晚的各种抢救,都持续到凌晨两三点。

  其中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原本心脏状况不佳,禽流感病情虽已逐渐稳定,可前一晚突然出现心脏房颤,医生与护士连夜抢救,来回数次,几乎彻夜未眠,将她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还有心理的呵护同样重要,病情的反复、难测的康复日期,往往令患者难以接受,只能靠护士一次次的聊天和规劝。病房里的一位老人吃不下饭,唯独想吃苹果,却难以咀咽,护士特意托人从外面买了最大的苹果,用小勺一下下挖出苹果泥,喂到老人嘴边,“她们待我蛮好的,在这里,她们就像亲人一样。”老人戴着呼吸机,说话不方便,一笔一画在小黑板上写着。

  看着之前护士在黑板上一句句短问,“热吗?”“想喝水?”“哪里又不舒服了?”……一行行的白字黑底,突然让人心头一暖。

  病魔或许强大,但关怀与希望,使生命更加坚强。

  或许还会有伤痛,或许还会有死亡,但也会有希望。

  如今,病区中的病人,两人属于危重症状,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机器进行体外呼吸循环,维持生命,另有3名病人使用无创呼吸机,所幸,记者采访当天两名病人已经 “脱机”(不再使用无创呼吸机)。应急科主任刘惜年告诉记者:“脱机对病人来说是极大的利好,这预示疾病正在朝好的方向改善。”

  而他们,换班了,就在值班室中睡一觉;吃饭了,就在隔壁的茶水间里扒拉几口盒饭;上班了,重又进入那个再熟悉不过的通道,穿上两层防护,来到与禽流感病毒作战的最前线。

  这场天使与魔鬼的战役,仍在继续。

  有时,这些白衣天使也会 相 互 鼓劲——“看,昨天没有新确诊病例。”

  (文中所有患者的姓名皆为化名)(记者 顾泳 梁建刚)

【编辑:肖媛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