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芦山灾后第二夜——亲近、互助度难关
4月21日,四川芦山县街道上随处可见垮塌房屋。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 震源深度13公里。中新社发 陈超 摄
中新社芦山4月21日电 题:芦山灾后第二夜:亲近、互助度难关
中新社记者 韩璐
21日晚的芦山县在避难灾民相对集中的迎宾大道的公共区域已恢复供电。在体育馆旁的广场,附近受灾的居民住进搭建的帐篷。在这些临时帐篷周围已搭建起临时充电站、食物饮用水分发站和应急医疗帐篷。虽然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已经过半,但刚刚经过大地震“洗礼”的芦山县,却已变得秩序井然。
“师傅,来喝碗粥吧。免费的!”虽然已是晚上10点,傅军还是在路边挥动着大勺子搅拌大锅里的粥,招呼过往路人来喝。
“发了两天粥,没有一个人来哄抢。每个来的人都会排队,中午还有几个年轻人给想喝粥的志愿者让位子。当时我觉得这粥熬得真值!”傅军说。
“熬粥的水是志愿者送来的,米是县里一个超市送的。我只是把家里的煤气罐搬来而已。”这次地震,傅军家里也受了灾,妻子经营的火锅店被迫歇业。“我想反正没办法做生意,就把煤气罐拿出来给大家熬粥喝。”
傅军说,地震发生后县城大部分房屋受损,很多人无法回家。“当时我想,就是吃方便面也要有热水啊!”傅军的想法得到家人的支持。20日下午,傅军和姐夫一起把家里的煤气罐运到了临时帐篷相对集中的迎宾大道。
“昨天到今天,熬了近100斤大米。我尽量把粥熬得浓稠些,让大家吃饱。”为了增加粥的饱腹感,傅军还买了很多糯米小汤圆和粥一起熬。
傅军说,能为乡亲和志愿者送一碗热腾腾的白粥,是自己的福气。“如果条件允许,我会一直给大家送粥。”
“已经好久没有和邻居这么‘亲近’过了。”骆春兰一边烤着火一边告诉记者。骆春兰一家三口住在芦山县城的老房子里。因为地震,她家房子成为危房,骆春兰便和其他3家邻居一起搬进了搭建的临时帐篷里。
煤炭炉、开水壶、煮饭锅……凑在一起的4家人此时成为一个临时大家庭,共同分享着从家里带来的物品。“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那时一个院子的人关系很亲密,不像后来大家住楼房后变得那么生疏。”骆春兰说,地震虽然让她失去了房子,却“找回了家的感觉”。
“只要和家人在一起,没什么困难克服不了。虽然我们暂时回不了家,但这顶帐篷就是我们的新家。我们会把这里当成重建新家的开始。”说起以后的打算,骆春兰的声音不觉提高了。她说,这次一起避震的邻居约定好了,灾后重建几家人还要住在一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