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芦山地震:“微博力量”唤起公众心底的“柔情”

2013年04月23日 01: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4月22日下午3时许,四川芦山地震太平镇钟晶村一处悬崖,战士们正在清理塌方石块,准备营救已经在石块下被埋超过55个小时的一名48岁的男子。目前山上不时还有石块坠落,已有战士受伤,但剩余战士准备一直坚持到底。中新社发 张浩 摄  

  中新社兰州4月23日电 题:“微博力量”唤起公众心底的“柔情”

  中新社记者 丁思

  时隔5年,地震再次侵袭四川。微博以平民的身份“融入”震后救援,发布灾区真实信息、寻人启事、公益捐助、逃生知识等,发挥着独特的力量。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刘涛22日接受记者采访称,“新媒体微博的出现,构造了一种社会认同,动员社会民众参与,唤起民众心底的正能量。”

  22日晚,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发布了雅安地震遇难人数的最新情况。凤凰卫视官方微博则向民众播报记者刚从现场采访发回的报道,以及中国气象局专家分析的灾区未来天气状况。

  抵达现场的媒体记者更是“现场说法”,用微博“滚动直播”图文并茂地向外围的民众介绍前方的真实状况。除了专业的新闻媒介,普通民众也成为地震中的“新闻播报员”,传递着来自底层的求救。

  兰州上班族刘铭说,“我是通过微博最先了解到雅安地震的消息,随即我关注了更多在四川朋友的微博,迅速地了解到更多新闻,传统媒体的报道速度与微博是无法比拟的”。

  在灾后救援中,微博同样发挥着自身不可小觑的功能,不少网络平台的微博还开通为遇难者祈福、雅安寻人等栏目,引发社会参与和关注。

  新浪微公益称,“截至4月22日18时,震后57个小时,@微公益平台协助发起36个项目,累计筹集善款突破1亿元!94069笔个人捐款超过900万元,28笔企业捐款超过9269万元,微公益将会和所有爱心网友一起来监督善款的后续使用。”

  通过呼吁和爱心集结,地震牵引着更多民众参与其间,捐助或加入志愿团队等各种方式关注震后的雅安。网友“just微了个博”说,420,微博让我也能够参与,爱心无限。

  同时,通过互动,微博还“总结归纳”网友们的“小窍门”,发布地震急救措施和个人逃生知识。网友张颂文“用报纸平铺在衣服里面,保暖和挡风”让灾区寒冷的夜晚多了份“暖心”。

  对于新兴媒体微博中的“善举”,刘涛称,微博突破了传统媒体的舆论场,打造一种对话,有着更多的舆论导向性,它生产一种互动的关系,让更多关注该事件的人参与其间。“如同雅安地震,微博让民众知晓了地震最前沿的信息,通过社会动员,传播着公共理性,发挥着公民精神”。

  刘涛还说,微博是一种新兴的自媒体,每一位民众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知情者,这种方式让民众获得认同,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唤起心底的善良,达到人性上的一种和谐,这也是微博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量,激发了民众向善的力量。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微博同样也成为地震中谣言散布的温床”,刘涛说,此行为归根结底是民众综合教育所带的负面影响,希望在家庭、学校健全相关教育的同时,呼吁相关部门能健全互联网法制化建设,进行更规范的管理,以发挥网络平台最大的功效。(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