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救援给政府提供有力帮助 具专业知识者受欢迎
“没有经验最好不要来”
专业志愿者是最好的补充,去灾区前应该清楚那里需要自己做什么
他们有的不仅是热情,在芦山,很多志愿者以专业技能知识、充足准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没有增加负担。
也有少数志愿者,拥有的仅是热情和热血,没有任何准备,甚至穿一件短袖衫就进了灾区。
两天里,本报特派记者在灾区对志愿者做出观察,并提供一个视角:每个进入灾区的志愿者,都应该清楚知道灾区真正需要你们做些什么。而包括志愿者、救援队在内的民间力量,不仅是灾区,也是政府救援、救助最好的补充。
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们从不挑活
4月21日一早,芦山并不太大的县城,不到24小时就迎来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
当天凌晨两点,记者赶到雅安时,到芦山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记者决定步行40公里去芦山,路边小店里站起一个只穿一件短袖衫的小伙子:“一起去。”
他叫李海林,是成都一名大三学生。
李海林说,5个同学在他之前就赶到了芦山。“除了鲜血和捐钱,能做的也就是给灾区出把力气了,到了那里让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6点15分,在隐隐的薄雾中,李海林进入芦山县城,冲进芦山县人民医院:“我去帮着搬东西。”
在芦山,李海林这样的志愿者很多,他们宁肯深夜走几十公里山路进入灾区,不惜力气,不要任何报答,只是一心一意想出点力。
芦山主街道迎宾大道上,到处都是志愿者服务点和招募点。这些志愿者从不挑活,帮着运伤员、运物资、打扫卫生、搜救,发放药品食物,脏活累活都抢着干。
如果有人需要帮助,只要在大街上一招手,就会有人主动围上去。
“民间救援给政府提供了有力帮助”
地震后的第二天,在芦山中学,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3名教师和15名学生志愿者,给孩子们开起了“帐篷学校”。3名教师均持有三级心理咨询师证。
有一定专业知识、自己又做好一定准备的志愿者是最受欢迎的。拥有医疗、救助、心理咨询等灾区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志愿者,起到很大作用。
这些志愿者会随身携带帐篷和野外应急用品,不会给灾区增加多余的负担。
震后的芦山,是一个很温暖的世界。当夜幕降临,街道两边躺满年轻人。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他们身下仅铺一张塑料布甚至报纸。
山东省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作为由民间专业人士组成的紧急救援队伍,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不能否认,包括志愿者在内的民间救援力量的加入,给政府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帮助。”救援队队员王骁宙告诉记者,民间救援人员在发放救援物资前,通常会派志愿者前往灾区了解当地实情、所缺物资情况,然后再反馈回来,根据灾民所需提供救灾物资。
政府通常采取统一调配、统一发放的模式,这样,志愿者的排查就会给政府的物资调配提供有力的支持。
“没有专业经验,最好不要来。不去灾区一样可以表达爱心。”
除了热情他们没有更多
小小的芦山县城越来越承受不了不断涌入的人群。
“很多志愿者仅凭一腔热情就来了,来了就要占用灾民的资源。夜里太冷,经常有没有帐篷又没带衣服的志愿者来借被子。我们不仅要搜救灾民,还要照顾他们。”一位专业救援队员说。
专业救援队员的提醒和告诫是:如果你连自己都无法照顾,在救援的黄金72小时里,要谨慎考虑进入灾区。
“山上一地震就有落石。没有经验的志愿者到了灾区后手忙脚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李海林是20日下午得知芦山地震消息的,父母不在家,他想也没想就冲出家门。除了身上的一件短袖衫和手机,什么也没带。
李海林拦了一辆到雅安的货车,在雅安高速公路口下车,一路小跑到城区。正在路边小店喝水的他看到了记者,一激动连水也不喝了,跳起来就一起走。
如今,芦山县几乎人满为患,垃圾也很多。因为县城还没有通水通电,大量志愿者和灾民上厕所也成了大问题。在灾民安置点芦山中学,连学校的实验室都成了厕所。(特派记者 张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