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公众“强势监督”是对权力的警示
接受群众的监督、适应群众的表达,理应成为领导干部工作甚至生活的基本语境
高档水产、贵重名酒,群众围堵、主任跪桌……这样的情节,让江苏泰州滨江工业园区管委会的一次豪华宴请,引来广泛关注。
虽然泰州方面及时调查,坦言“接待活动执行相关规定不严,造成较坏影响”,并将相关责任人免职,但在这起“吃喝”事件中,公众的“强势监督”,直接把权力与权利的命题,再次摆上了桌面。
不管群众的监督形式是否得当,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本身就不该发生。更何况,中央力倡改作风,江苏还出台了“十项规定”,甚至制定出公务接待标准。这样的背景之下,群众对作风问题高度关注,顶风作案难免会犯众怒。
“餐桌上的腐败”还只是导火索。笔者采访了解到,对在小区旁建化工厂以及拆迁补偿标准的不满,才是背后的心理结穴。按这些居民说法,该小区已是搬迁小区,这一化工厂“既违反当初规划,也有悖环保要求,更未征得居民同意”。
建化工厂是否经过相关论证,拆迁补偿标准是否符合规定,当然不能单听任何一方说辞。管委会引进这一项目时,背后到底有没有像居民认为的那样,把权力看成自己的私有物,只想着要“政绩”,而牺牲居民利益、环境效益,这些都需要相关方面详细调查。不过,因为建厂搬迁的矛盾,而导致一场违规吃喝被抓了“现行”、继而起了冲突,这样的变化,无论如何都让当地领导干部始料不及,或许更让他们追悔莫及。如果在面对“化工厂留下还是居民留下”的问题时,能多考虑群众感受;如果能在关于拆迁补偿的谈判中,多听听群众意见,可能也不至于有如此尴尬的收场了。
实际上,不管是顶风作案的吃喝,还是一些不顾民意的决策,背后往往都有被扭曲的权力观,都暴露了阳奉阴违的恶劣作风。以吃喝为例,会找出种种借口,或是“投资商来了,不吃不行”,或是把吃喝搬到单位食堂、公园会所。而在决策之时,往往把政绩和升迁看得更重。
宴请遭民众围堵,也说明了群众对作风问题的反感,不仅是因为铺张浪费或是败坏风气,更是因为背后反映出权力对权利的傲慢。中央把改作风当做工作切口,也正是为了规范权力运行,减少权力与权利的对峙,打破习近平同志所说的“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的无形之墙。
而从自发围堵到微博曝光,群众的监督情绪和方式更启示我们,这是一个“权利时代”,群众对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的要求日益高涨。接受群众的监督、适应群众的表达,理应成为领导干部工作甚至生活的基本语境。不仅是在吃喝等作风问题上,更是在行政过程的每一步,不管决策、执行还是监督、反馈,只有适应这样的变化,把权利放在首位,才能免于被围堵甚至“被下跪”的结局。
在此事件中,群众的围堵和曝光,不仅让公款吃喝者付出代价,更为自己争取到表达权。然而,让群众抓吃喝,和让社会盯公车、让网络找手表一样,再热闹也只是个案,更重要的也更根本的,应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王伟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