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称灾后重建更需要志愿者成为“支援者”

2013年04月24日 15:41 来源:国际在线 参与互动(0)

  芦山县龙门乡抗震志愿者总指挥、阆中市志愿者协会会长王浩,现在“角色转换”,做起了灾区志愿者的组织工作。他说:“很大一部分志愿者来自周边大学,他们没带任何食品和户外用品,只凭着一腔热情进入灾区,食宿都无法保障。”王浩说,6个人住的帐篷,最多时挤进18名志愿者。没防潮垫,没被子,志愿者睡在潮湿的草地上,相互取暖。(4月23日《新京报》)

  关于志愿者在灾区的救援表现以及必要性,这几天网络上讨论的比较多。客观的说,因为此次地震的破坏程度比汶川地震相对来说要小很多,所以灾区可能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志愿者短时间内大量涌入,因为志愿者的志愿行为大多都是个体或者小规模的组织,在后勤保障以及专业性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一旦进入险情重重的震区之后,很容易成为被救助的对象。就像新闻中的这些没带任何食品和户外用品的志愿者,自己的食宿都没法保证,怎么去当志愿者救人呢。其实这样草率的行为本身,就是对志愿者这个荣誉称号的不理解。志愿者,如果是在地震救援第一线的人,首先应该是具备某一领域专业知识的,比如医务工作者,消防工作者,专业搜救队伍等等,即使没有专业技能,也必须要像一些民间慈善组织那样,先把自己武装好了,装备好了,保障好了,才能有能力去救援他人。

  当然,我们不能苛责志愿者什么,毕竟他们也是带着一腔热忱来到灾区,而且是冒着很大的生命危险,想为灾区做点事情。即使是真的添乱了,也都是无心的,因此还是应该以提倡和引导为主。笔者认为,志愿者真正发挥力量的场合,反倒是灾后的重建工作阶段。

  因为在灾后重建阶段,很多软性的关怀尤其是灾民心理重建是非常急需志愿者介入的。对一些在地震灾害中失去父母亲人的少年儿童来说,这方面尤其重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汶川地震之后,很多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志愿者进入灾区,帮助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破碎的心重新恢复生活的希望,这种软性的帮助的意义要大于在地震中直接给受灾者捐钱捐物,因为让一个濒临崩溃的家庭主妇或者一个抑郁不快乐的孩子重新露出笑容,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救援”。

  还有,在灾后重建阶段,其实各种物资的分配以及重建家园过程中灾区人民遇到的各种生活难题,其实更需要志愿者及时的去搜集,然后对外界发布,争取更多的帮助,同时,志愿者还可在灾民和政府之间充当一个润滑剂和联系人的角色,让灾后重建的过程更加快捷。

  每一场灾难背后,都会让一部门社会公民真正懂得公民二字的含义,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社会成员是我们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但如何达到这个结果,却需要更多智慧,志愿者可以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成为更有力的“支援者”。(苏晓倩)

【编辑:朱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