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地质灾害具隐蔽性 准确预测地震仍是难题
中新网成都4月24日电 (刘彦君 王波)24日晚,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芦山地震地质灾害防治专题新闻发布会,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邓伟和地质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润秋针对如何检测科学监测地震发生、处理地质灾害和恢复灾后重建环境等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地震现象是发生在地壳的深部,目前的探测能力和观测手段相对来说还是远远不足的。”黄润秋说,我们曾经通过很长时间的探索,当我们发现这个情况很难的时候,就转为怎样通过建筑物的抗震来抵御地震灾害。“对于科学、准确地预测地震,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科学界有部分观点,大多还是属于探索阶段。”
“这次芦山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的特点主要是隐蔽性,这个地区植被条件很好,山体在地震作用下松垮、碎裂,要去判断是很难的。”黄润秋说,他们已组建了3个遥感测量队伍,采用低空无人机,对地质灾害可能出现的部位进行低空拍摄,并找到这些隐患点。目前已经完成了5个地区高精度的低空无人机遥感拍摄,调查人员知道后,就可以按此开展工作。
邓伟在会上强调,灾后重建不仅要重视基础设施的重建,还要重视灾后重建环境的恢复,对此,必须要看到地震区域所处的地理环境。
“现在的地震灾区,地质结构复杂,处于山高谷深路窄的地段。”邓伟说,山区地形的复杂性,也导致了在选择安置点,包括城镇建设中面临的空间上的困难,这是对恢复灾后环境建设方面最大的自然制约。
邓伟说,在选择重建的模式上,必须因地制宜,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做好灾后重建的安置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