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详谈打好震后卫生防疫战:环境消杀是重点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4月27日 09:46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历史上有“大灾之后防大疫”的警示。

  随着时间无情地流逝,救援人员手中生命探测器的信号逐渐微弱下来。救援工作仍在继续,对生命绝不能轻言放弃。但是,及时将医疗救援的重点转向卫生防疫,是对生者的生命负责,也是适时、恰当的决策。

  众所周知,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离不开三个环节,即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及易感者(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者)。

  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王立祥分析,地震发生后灾区的生态环境、水源通常遭遇较大程度的破坏或污染,这就为细菌、微生物的孳生、蔓延提供了舒适的“温床”,特别是现在雅安地区温度比较高,雨水又比较充分,人畜尸体容易腐烂,将会形成大量传染源,苍蝇、老鼠等也会因此迅速繁殖,导致水源、空气污染进一步加重;媒介生物习性发生改变,人与其接触机会增加;与此同时,地震后幸存者短时间失去衣、食、住等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加之灾后遭受心理创伤,综合作用下,人的免疫能力相对比较差,容易罹患疾病。

  王立祥说,这样就具备了引起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因此如果震后不注意传染病防控,就容易引起传染病流行,造成大灾之后发生大疫,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李宗浩分析,地震灾区的传染病容易猖獗的具体原因有若干方面,比如灾后城镇供水系统被破坏,应用水源如遭到生活垃圾、工业垃圾、污水及腐烂尸体的严重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腹泻性疾病及各种中毒事件发生。再如,在一些灾区群众集中的避难场所,如果生活垃圾、粪便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容易污染水源,同时也容易孳生苍蝇等,造成细菌传播。

  专家们表示,有鉴于此,灾后卫生防疫与救援,可以说是同样重要。

  重点预防哪些疾病

  “根据以往经验,地震灾后,灾区需要特别预防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蚊虫传播的传染病等。”上海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提醒说。

  首先要注意由于饮食、饮水不干净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如果灾区饮水和饮食卫生得不到保证,再加上地震后卫生条件、医疗条件跟不上,消化道传染病就可能成为大灾过后的最常见传染病,比如感染性腹泻、痢疾等,主要症状是胃部不适、呕吐甚至脱水,如果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引发生命危险。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多喝些盐开水。

  其次要注意呼吸道传染病乘虚而入。灾区气候变化快,早晚温差大,致使人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加之精神受到打击,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机体免疫力下降,发生感冒、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几率大大增加。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烧、咳嗽、有黄痰,严重时会加剧心脏病、糖尿病等一些疾病。

  再次要注意蚊虫传播的传染病。目前,地震灾区正值春夏之交,污水较多,孳生的蚊虫能传播许多严重的传染病,比如让人寒战高热的疟疾,血液性传染病肝炎等。应当注意引流居住地附近的污水,消灭躲藏在倒塌建筑物下面、树洞等隐蔽部位的蚊虫;睡觉的地方最好有蚊帐,周围喷洒驱蚊药剂;野外救援时尽量穿吸汗的长袖服装,裤腿要包扎严实,必要时戴口罩。

  动物传播的传染病同样也要予以重视。地震过后,先前逃匿的老鼠会重新回到居住地。房屋倒塌后掩埋大量食物,为老鼠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孳生的老鼠携带大量病菌无孔不入。鼠类所带病原体,不仅是鼠疫,还会携带诸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地方性斑疹伤寒等疾病的病原体。因此震后进行防鼠、灭鼠势在必行。

【编辑:王安宁】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