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称强震是推动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及转型良机

2013年05月02日 13:29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芦山“震感”与中国“政感”

  汶川地震五年过后,四川雅安再度爆发芦山强震。震级虽然稍低,震感却更强烈,因为关键的是,它是对四川五年来抗震能力建设的大考验,也是对我国五年来应急能力建设的大检验。

  在此次地震之前,雅安已基本完成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其重建完工项目达两千多个,已投入资金达两百多亿元。就在地震前一天,雅安周边还举行了代号“闪电-A”的跨区地震救援演练。为此,国人势必会对两次地震进行对比,其“政感”肯定也会比前者更强烈。可喜的是,中央和四川各级政府,都对芦山地震做出了快速反应,一些重建项目也在本次救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比如,芦山中学保存完好,在承担重大地面救援任务之余,还发挥了空中救援中心的任务。

  古谚曰,多难兴邦。根据“刺激-应激”模式,政治发展源于对挑战的回应,若不能在苦难中学会改进,“多难兴邦”就会沦为空话。无论是以大禹治水为例,还是以1998年抗洪、2003年抗击非典为例,中国政治历来与救灾联系紧密,因而连普通国民也精通“灾难政治学”。地震是突发事件,轻则震动全国,重则震动世界,它考验着官员乃至国家的能力与形象。因此,“震感”也是“政感”,只有提升官员对突发事件的感应力,“多难兴邦”才不会沦为空话。

  灾难最能震撼人心,也最能凝聚人心,它要求官员具备高效救灾、纾解民困的能力,更要求其有全面统筹、长效预防的能力。更何况,无论是以前些年的日本大地震为例,还是以新近的美国爆炸案为例,各国都会有大灾难,民众既会比较本国历次救灾经验,也会对比各国救灾能力,因此政府应急能力直接影响公信力。

  凑巧的是,就在芦山强震前一天,中央做出了“用一年左右时间、以县处级以上领导为重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决定。说白了,“群众路线”就是要对民心、民生、民困具备足够敏感性,避免官员脱离群众、麻木不仁、情感冷漠、精神懈怠、弄虚作假、贪污腐化。因此,对地震和禽流感等突发灾难的震感和痛感,最能反映领导干部的“政感”。

  需警醒的是,鉴于对生态环境的长期透支,我国正在进入自然灾害高发期,水源、大气、土地污染带来的次生灾害将会接踵而至。同时,以最近的“凤凰门票事件”为例,鉴于前期改革积累了很多深层矛盾,我国已进入群体性事件高发期。此外,鉴于我国快速崛起,西方世界难免会有情绪化反映,国际摩擦也会进入高发期。这三者都可以预见预防,无法像地震预测那样用“世界性难题”来搪塞,我国必须为此做足准备。否则,“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会大受影响,“中国梦”也会丧失理性基础。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越是想成就大事者,越需做好风险评估。鉴于各色灾难频发,民众对身边危险早已感同身受,对各种过于乐观粗疏的风险评估,民众早已充满不信任感。很遗憾,无论是以2011年“7.23”动车相撞事故为例,还是以最近的雾霾事件、黄浦江死猪事件为例,官方越是盲目发放“定心丸”,公众的安心指数越低。

  总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强震虽会将政府推到风口浪尖,但也是推动其应急能力和公信力建设、乃至政府全面转型的良机。只有大力提升官员的“政感”,让民众切实感到党风政风的转变,才能真正做到“化危为机”。因此,对于芦山地震的最好态度,不仅仅是全力救灾,也不仅仅是积极回应它引发的疑问,而是对我国日后可能遭遇的风险做出最充分的评估和准备。 (人民论坛 王善平 作者为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