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抗震救灾首创社会管理服务组 应急机制将常态化
中新社芦山5月6日电 (殷樱)“目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运作不错,下一步可能会全面推广,实现‘应急机制’常态化。”正在地震灾区开展工作的四川省侨联副主席陈宪告诉记者。
四川省近日成立了芦山“4·20”地震抗震救灾社会管理服务组,由四川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残联、省侨联、省科协和四川省民政厅构成,下设17个服务站和1个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来自上述单位的80名代表分赴雅安重灾县区和乡镇开展相关工作。
陈宪认为,这是应急救灾中社会管理的创新,通过为政府与社会志愿者搭建一个对接平台,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及志愿者之间的有效对接。
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设在芦山县迎宾大道行政大楼外。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志愿者在此前来登记对接,根据需要再分配到灾区开展服务。“救灾刚开始的时候,涌入的志愿者太多,社会管理较混乱,也导致交通堵塞,现在则更加规范化,效率也很高。”陈宪说,帮忙不添乱,才能更好做好灾区工作。
据了解,该中心设立了接待部、服务部和综合部3个部门。其中,服务部下设组织报备、志愿服务、项目申报、行动协同4个窗口,实现了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的平台化、窗口化、集成化和有形化。至此,前往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社会组织和广大志愿者可以到这里登记,建立联系,了解信息,对接项目。
建立“阳光心理恢复所”,主动向安置点居民提供灵活就业岗位,组织团员宣传抗震自救知识,发放《科学抗震救灾手册》……社会管理服务组17个工作站近期在灾区也做了不少工作,重在推动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联络、沟通、服务、引导和组织社会力量有序有力参与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引导发动组织灾区民众自立自强,投身重建。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社会管理服务组组长李登菊表示,下一步要推动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项目化,处理好服务中心与基金会、NGO组织、志愿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供需对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