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五周年:北川“可乐男孩”轮椅上的阳光
中新社绵阳5月12日电 题:北川“可乐男孩”轮椅上的阳光
作者 杨超 曾云
初夏,阳光照耀在北川新县城。在城区东北角的纳福巷,一家名为“北川可乐男孩汽车美容馆”的洗车店清新别致。
“您好,请停在右侧洗车。”店主杨彬身穿T恤,坐在轮椅上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客人。这个皮肤黝黑,体格健壮的大男孩给人留下开朗的第一印象。
“5.12”汶川地震时,18岁的杨彬还是北川职业中学高三学生。当时他被压在只有一尺多高的空间里长达78小时。获救后,由于双腿神经和肌肉都已坏死,不得不接受双腿截肢手术。因下手术台后一句“我要喝冰镇可乐”,而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北川可乐男孩”。
三间店面,六名员工,如今杨彬已自主创业打理着一家汽车美容馆。他满面笑容地介绍着自己的小企业,“两间门面打通做洗车场,另一件做办公区和配件室。”在这片小天地里,他既是老板,也是服务员,还兼员工午餐厨师。
杨彬家中父母在北川贯岭乡务农,姐姐在外工作。2011年职中毕业后,经历了短暂的择业迷茫,他产生了自主创业的念头。杨彬说,自己是个男子汉,要成家立业。“不能让家里有负担,所以心理必须强大起来。”
经过一番市场调查,他决定开一家洗车店。但创业初期,杨彬也在场地、资金等方面遇到了不少麻烦。“为找到价格和地段都合适的门面,我每天都靠轮椅代步和朋友来回奔走。”杨彬回忆说,当时天气很热,衣服湿了又干,两只手臂也被晒得变色。
“震后,我接受了太多人的帮助。”杨彬说,北川县残联、团委、天津海峡慈善基金会等各部门为他开辟了绿色通道。去年2月,洗车店终于开门营业。
柜台上摆放着一台电脑,记录着当天的营业情况,另一侧数个整齐的蓝色文件盒里装满了客户资料。杨彬说,北川新县城建好后,购买车辆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一点与他前期的市场判断相吻合,但如何留住客户才是关键。
“开始的时候,很多单位和个人都带着一定的同情之心而来。但我要通过自己的服务赢得更多稳定的客户。”一年多创业经历,杨彬积累了“以诚为信”的生意经。他告诉中新社记者,目前洗车店每月有2万元左右稳定的营业额,其中个人客户占百分之六十以上。
2012年底,杨彬申请了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的创业扶持项目,用获得的10万元贷款在新县城巴拿恰商业街又开办了一家“北川可乐男孩土特产品店”。与此同时,他将在绵阳城区开一家洗车店锁定为自己的市场拓展目标。
经历了生死考验和创业艰辛,一份甜蜜的爱情也悄然而至。“她是我的同学,相信我们能更好地照顾对方。”此时,一直谈笑风生的杨彬略显腼腆。
“虽然坐着轮椅,但我感觉自己跟平常人一样。”杨彬说,生活没什么好抱怨的。只要学会寻找过程中的“可乐”之处,天天都能感受到阳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