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德合作步入“快车道” 反贸易保护促“开放红利”

2013年05月28日 13: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正在德国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5月27日,出席中德工商界午宴并发表演讲。中新社发 郭金超 摄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电 (董冠洋)当地时间27日晚,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任后的首次外访在德国柏林圆满收官。有分析指,双方在经贸等领域达成的共识以及签署的多项合作协议,将助推中德合作提速,带动中欧、全球共享“开放红利”。

  “我是为合作而来,为开放而来”,正如李克强在柏林所言,当前中国全面推进的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将给中德合作提供更多机遇。

  在中国人民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孟虹看来,李克强此访开启了两国合作的“升级版”,将中德合作更有针对性地与中国的实际需要相结合。

  德国完善的城市化经验是孟虹特别看重的优势。她告诉中新社记者说,城镇化不仅是硬件设施的现代化,更涉及人员流动、能源供应、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以及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体系的完善,而今后中国可以通过人员交流、具体项目等方式顺畅借鉴德国经验。

  就产业而言,李克强此访签署了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协议,而这正与中国“十二五”期间着力推进的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相匹配。

  事实上,除了具体产业的合作进展,中德联合新闻公报亦对促进投资给予特别关注。公报提出,两国将为对方国家企业提供国民待遇,并设立投资促进机构。诚如李克强所言,“中国政府将一视同仁,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在孟虹看来,增加对德实体投资是带动欧洲摆脱债务危机、实现经济复苏“实实在在”的行动。而这不仅可以实现振兴当地经济、促进利益融合的直接效益,更能够锻炼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综合能力,实现技术、管理经验的传递转移,最终整体提升中国形象。

  事实上,由于两国的世界影响力,李克强此访推动的合作,以及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将远远超出双边范畴,带动中欧,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

  “中德‘和平发展’的理念接近”,孟虹分析,两国均倡导通过和平手段、对话机制解决地区争端、经贸摩擦,而不是简单地依靠制裁。

  针对近日欧盟对华光伏、无线通信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反倾销、反补贴),李克强访德期间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这是向国际社会发出贸易保护主义的错误信号,“损人不利己”。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才是克服困难、实现复苏的良药。

  德国总理默克尔亦表示,德国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认为欧盟对光伏等产品征收永久性关税无济于事,应采取措施予以避免,亦愿意采取坚决措施反对欧盟对华无线通信设备“双反”。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看来,欧债危机使贸易保护主义更加突出,李克强此访将增进中欧友好,同时做好欧方工作,为中国在欧洲投资和贸易扫清障碍,打破壁垒,寻求更好的合作机会。

  贸易保护主义不能解决问题,而开放带来的“红利”却能做大市场“蛋糕”,惠及世界。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所长周弘强调,中国与欧洲相互依存,中德发展将延伸带动中欧发展,“如果没有中欧发展,世界将是不平衡的”。她指出,中国作为健康稳定增长的巨大市场和投资来源地,中欧合作将推动欧洲走出债务危机,进而促进全球复苏。(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