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中央巡视组不局限实名举报体现实干诚意
6月3日,第八巡视组的工作人员对央视网记者表示,他们将会对投诉人及来电进行全程保密,投诉人并不局限于实名制举报。(6月5日央视网)
全国人民对中纪委巡视组和巡视制度寄予厚望,不但期盼巡视组能多发现“老虎”和“苍蝇”,很多网民也都希望中纪委巡视组多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发现腐败线索;也有一些网民表示对巡视组“有话要说”。而中纪委也表示,将多渠道了解问题,包括以观察街头巷议等方式从群众口中“打听”。
而投诉举报不限于实名制,则使受理投诉举报更加人性化。此举体现出巡视组重视群众投诉举报的诚意——是真心渴望得到腐败问题线索,而不是走过场。实名制举报,显然是将很多举报人和腐败线索、证据给挡在了门外。事实上,举报人遭受疯狂报复乃至家破人亡的情况并不少,而且还正在发生。
不限于实名制,有助于提升反腐公信。只要有证据,线索有价值,就该调查,为什么要以“实名制”抬高举报门槛?在反腐法制建设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尽管办案机关泄露举报人信息的情况甚少,对举报人和证人的保护措施极其严密。而于我们来说,保护举报人尚无立法,相关保护措施的制度化与技术水平都不完备的情况下,即便我们相信受理、办案机关,风险依然不可低估。举报人这种心理障碍,会使举报率大大降低。
既然实名匿名举报可以一视同仁,街头巷议都可纳入巡视组的视线范围,我认为巡视组还应当把网帖举报形式纳入进来。网帖举报,性质上也属于匿名举报的一种。但与电话、信函、电子邮件形式的匿名举报相比,网帖举报的“立体性”更强,公众参与度更高,可能会调动起更多的知情人,举报更多的证据和线索。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无须担心举报不实、无效举报会干扰视线、增加无效工作量的问题,因为不管是实名、匿名还是网帖,关键问题都是证据。证据不够分量,任何方式的举报都没有价值。(马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