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决不能让H7N9禽流感任其“自然”
7月4日,新一期的《自然》杂志刊载舒跃龙教授研究团队的科研文章,称大量生物特征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对人类仍然是重大威胁,对H7N9持续的严密监测和研究,才能让人类拥有抵御这种新型重组病毒的能力。(7月4日《新京报》)
今年春天出现的H7N9禽流感,被称为“在中国来去匆匆”。其实,与其说是“来去匆匆”,还不如说是来无踪去无影,因为,“这个新型重配病毒有很多谜我们还没有解开”。鉴此,所谓的“疫情扩散态势得到控制,防控工作初见成效”,也只是H7N9禽流感在入夏后“去也匆匆”时的自说自话。然而,全国H7N9禽流感应急响应已全部终止。
这似乎已经解除了H7N9禽流感来袭的警报,人们也因此松了一口气。其实不然,也许,H7N9禽流感病毒正在“避暑”。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认为:H7N9今年秋冬会卷土重来,他坚信,H7N9禽流感病毒依然在禽间无症状流行。
这足以让人们在这个炎热的酷夏倒吸一口凉气。本来至少可以认为,春末夏初H7N9禽流感疫情趋缓,与相关的应对措施有关,现在看来,所有的应对措施,除了隔离和控制传染途径外,几乎没有主动的防治手段;而“H7N9今年秋冬会卷土重来”的预言,更说明了目前的“太平”,只是气候的原因。
夏天已经到了,秋天还会远吗?当人们刚从“谈禽色变”的春天走来,庆幸于“全国H7N9禽流感应急响应已全部终止”的乐观局面中,《自然》杂志却给出了“H7N9禽流感病毒对人类仍然是重大威胁”的警告,而且这个今年春天“在中国来去匆匆”的“不速之客”,“今年秋冬会卷土重来”。
如果这仅仅是《自然》杂志的科研文章,作为一种疫情的预告,无疑对防治舆情起到未雨绸缪的提示。但是,“7月3日,新京报记者独家对话舒跃龙,与《自然》杂志同步向国内公众揭开H7N9不为人知的一面。”在这“不为人知的一面”中,除了有关H7N9禽流感病毒的特征和变异外,令人吃惊的是,H7N9今后在人类中暴发流行的风险有多大?还是“正在研究的主要问题”;对于为什么H7N9和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以后,症状都比较重,病死率也很高?“目前也不是很清楚”。那么,《自然》杂志关于H7N9的科研文章,是对国内公众的警告还是摊牌?全国H7N9禽流感应急响应已全部终止,是有科学依据的应对措施,还是对H7N9禽流感任其“自然”?
当然,有理由相信相关公共部门正在积极展开有关的攻坚战。但是,在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的表述中,难免让人不踏实。首先,“H7N9今年秋冬会卷土重来”,基本否定了当前疫情趋缓原因中的人为因素,仅仅可能是夏季高温的自然因素;其次,对付H7N9,还“需要农业部门和卫生部门协力合作”,必须意识到“风平浪静不代表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可以高枕无忧”。但是,“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研制H7N9的疫苗成功”。
这确实是“向国内公众揭开H7N9不为人知的一面”。然而,无论是“全国H7N9禽流感应急响应已全部终止”,还是各地活禽交易市场的逐步开放,都貌似已经送走了H7N9这个瘟神。当人们看到了H7N9不为人知的一面,在为之惊诧的同时,全社会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特别是国家公共卫生体系,要拿出“上天入地”的勇气和决心,决不能让H7N9禽流感在《自然》杂志的“预言”面前任其“自然”。
作者: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