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析习近平首访中亚:“双渠道”提升战略合作
中新网北京9月3日电(记者 阚枫)今日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启程访问中亚四国。作为新任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中亚国家,习近平将在此访期间阐释中国新一届政府的中亚外交政策。分析认为,习近平此访将通过双边和多边“双渠道”深化提升中国同中亚国家的战略合作。
根据中国外交部此前发布的消息,9月3日至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四个中亚国家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和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
上述访问是习近平今年3月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的第三轮外事访问,也是其履新后首次访问中亚国家。根据中国官方此前透露,习近平此次中亚之行期间,将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宣示中国对中亚地区的外交政策。中国新一届政府对中亚外交政策如何,备受国际舆论关注。
“中亚国家”的概念通常指中亚五国,除了习近平此次访问的四国外,还包括塔吉克斯坦。1992年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近年来,随着全球和地区形势变化,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意义越发凸显,在中国的西部周边外交中,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也更显重要。
“中亚作为亚欧两大洲的结合部,北有俄罗斯,南临印巴,东连亚太,西接东欧,在全球地缘政治中,中亚地区的形势变化往往具有牵动全球的影响,战略意义非常重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石泽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石泽说,针对中亚地区,近年来,美国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俄罗斯提出“欧亚联盟”,欧盟提出“中亚战略”,目前,世界主要力量都非常看重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潜力。
谈及中国新一届政府的中亚外交政策,石泽说:“大的基调应是睦邻友好,共同发展。因为地理相邻,中亚地区的局势与中国西部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紧密关联,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维护稳定、推动发展方面面临相同的任务。”
除了长远的战略考虑,专家分析称,从现实考量,共同的安全诉求和共同的经济利益,让中国和中亚国家都有保持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强烈意愿。
“2014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阿富汗地区的恐怖势力会不会向中亚地区蔓延,中亚地区传统的‘三股势力’会不会随着形势变化越发猖獗,甚至向中国西部渗透?中国与中亚国家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领域合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王郦久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共同的安全稳定诉求是推动中国同中亚国家加强合作的现实因素之一。
除了安全领域,经贸上的互补、互惠成为双方致力提升合作关系的又一动力。根据中国外交部此前透露,此次习近平主席将在同中亚国家总统会晤期间签署石油天然气、交通、通讯、投资、人文等各领域重大合作文件,进一步加强中国和中亚各国的经贸合作关系。
“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中亚国家的经济结构多为资源型,需要中国作为其出口市场,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他们也需要来自的中国的投资,促进自身经济转型。”石泽称,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中亚国家也都制定了各自的国家建设发展计划,双方经济发展战略有重要契合点。
回顾中国同中亚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20余年历程,除了加强发展双边关系,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还有效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多边合作。根据行程,此轮出访,习近平还将于9月13日出席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
谈及上合组织对于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的作用,王郦久称,一直以来中国同中亚外交都是“两条腿走路”。
王郦久说,一方面,中亚各国存在差异,各自的国情特点不同,中国在双边渠道深化同中亚各国发展友好合作非常必要;另一方面,针对反恐、区域经贸合作等地区性问题和共同需求,通过上合组织的多边平台,又可以协同推进在双边层面难以解决的问题。
专家分析,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20余年来,政治互信水平提升,经济互利合作推进,战略协调配合增多,并通过上合组织建立了区域性的安全合作和经济协调机制。此次习近平访问中亚国家,将会在继承与发展中,通过双边和多边“双渠道”,深化提升中国同中亚国家的战略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