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征零散税缓解财政压力 专家称谨防政府与民争利(2)
扭曲政绩观作怪,公共财政理念欠缺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在“紧日子”下,部分地方政府未能将紧出来的钱用之于民,反而出现与企与民争利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扭曲的政绩观作怪,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公共财政理念缺失。
在一些地区,由于税收计划的完成情况与地方政府和税务部门的政绩密切相关,不管经济形势如何,税收考核指标一直处于“高增长”态势。
“压力大得睡不着觉!”多位地方税务部门的负责人向半月谈记者表示。某市地税局负责人告诉记者,2012年全国税收增幅目标为9.6%,到了基层就变成20%,完不成则“大会小会批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税收怎么会高速增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高增长指标不科学、不现实,属于“拍脑袋”下指标,与科学发展背道而驰。
一些基层干部告诉记者,“过头税”等纷纷抬头的部分原因,是基层税收任务考核过重,税收部门为了完成任务的“无奈之举”。“比如快到年底了,任务才完成一半,我们就得想尽各种办法凑齐。”
除了考核压力和扭曲的政绩观,基层政府和税务部门为了应对逐渐增加的财政支出,也必须维持税收的高位运行。一些民生欠账比较大的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出压力更大。
三亚市财政局负责人介绍,尽管近年发展势头不错,但财政收支间的矛盾依然较大,政府对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支出的持续增加以及多年来的民生欠账,最终都要拿财政投入。例如,海南属于欠发达地区,如果财政和税收没有超常规的增幅,就会“一直跟在人家屁股后面”。
随着中央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比重在不断加大,以民生为导向的公共财政政策体系逐步建立。然而,在一些地方,这一理念还没有完全入脑入心,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少数地方为了过分追求“稳增长”,将财政专项支出的重头放在了大项目上,造成公共财政吃紧,于是想方设法“开源”。
遏制乱开源,过公开透明的“紧日子”
当前政府过“紧日子”很必要且紧迫。一方面经济增长下行,中小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向企业减税“让利”仍有待推进;民生方面的支出只能增不能减,保障性住房任务艰巨,城乡居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仍然较低。防止政府与企与民争利需要一系列制度约束。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说,我国民生部分支出占比低于1/3,而且包括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用于自身的支出。必须控制政府收入用于政府自身消费过高的突出现象,全面实现财政预决算公开透明。
王小鲁说,政府“三公消费”及大量资金用于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问题严重,由于缺乏严格透明的制度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每年造成公共资金大量流失、大量腐败和灰色收入等问题。
“当前的财政问题核心不是总量不足,而是结构不合理。”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支出更多地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部分专家还建议应根据实际的经济发展状况,合理制定科学的税收增长速度指标和考核机制,改变过分看重GDP和税收等指标的不科学政绩观。
刘尚希认为,财政预决算的公开程度和范围有待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的预算决算情况、转移支付情况、本级预算的使用情况都要向社会公众公开。目前财政给予发改委、科技、教育等部门的钱是“切块”,但这些部门具有“二次分配权”,二次分配的情况应该进一步公开。
此外,还应加强立法规范税收征管。健全税法,对税收的名目、标准税率、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都立法监管,限制税收征管的随意性,使“过头税”、“零散税”等现象无处遁形。
管好地方政府的“钱袋子”,还应遏制地方乱开源。王小鲁建议,合理规范政府收入尤其是预算外收入。我国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20%,但加上预算外收入约占到GDP的1/3。应大量清理和压缩不规范的政府基金、名目繁多的各种收费和罚款,改革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管理制度。条件成熟时,取消预算外收入制度,全部纳入全口径财政预算管理范围。(记者 王晖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