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郑新立:在转方式、扩内需中实现稳增长(全文)

2013年09月25日 15: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郑新立:在转方式、扩内需中实现稳增长(全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中新网9月25日电 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大势•大事•大市——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9月24日在北京举行。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在会上发表名为《在转方式、扩内需中实现稳增长》的主题演讲,全文如下: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平稳、稳中有进。由于第一、二季度经济增速分别比上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而且在去年第四季度出现回升之前,经济增速已连续两年多下降,因此,关于当前经济走势,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一、用十八大精神认识和把握当前经济形势

  去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报告,应当作为分析和把握当前经济形势的指导思想。特别是以下四点,应作为统一对经济形势认识的基础:

  一是十八大提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我国的快速增长已经经历了35年,但是,增长潜力依然巨大。去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90美元,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再经过十年的努力,使人均GDP翻一番,达到1.2万美元,将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目前正处于向高收入国家冲击的艰难的爬坡阶段。全球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困难,但只要善于趋利避害,就能化挑战为机遇。

  二是十八大提出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污染严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城乡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只能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只有通过加强宏观政策引导,把社会资金引导到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上,才能使面临的各类矛盾得到缓解。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解决问题的需求本身就是投资发展的机遇。

  三是十八大提出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基点。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要建立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推动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四是十八大提出了“双倍增”的目标,即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各翻一番。这两个指标是密切相关的。为了实现第二个目标,要求经济增长必须保持相应的速度。十年翻一番要求年均增长速度不能低于7.3%。由于前两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后八年平均每年增长7%,即可实现十年翻番的目标。经济增长速度必须比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略快一些,因为经济增量中的一部分要用于公共积累等社会扣除,还要考虑人口增长因素。1978年到2012年的35年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9.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为7.4%,前者比后者快2.5个百分点。今后八年,考虑到调整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结构,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经济增长速度比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至少要高一个百分点以上,即今后八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不能低于8%,否则,后一个目标就难以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党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一定要做到。

  二、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需要深化改革才能释放出来。

  释放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亟待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中低收入者的购买力。2012年,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只有33.8%,比“六五”时期53%的水平下降了19个百分点。提高居民消费率,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关键在于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购买力。当前扩大消费的重点仍然是住房和汽车,这是其他领域的消费难以替代的。扩大住房消费必须从增加供给入手,增加住房建设用地供给,打破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城区与郊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状态。

  释放就业需求的巨大潜力,亟待全面推开“营改增”的税制改革,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仅为36%,全球平均水平为62%,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50%。如果能将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可新增就业岗位1.1亿个。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必须加快全面推开“营改增”的税制改革。同时,在用地、用电、用水价格上,对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要一视同仁。

  释放劳动力供给的巨大潜力,亟待改革城乡管理体制,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农业劳动力尚有2.8亿人,耕种着18亿亩耕地,平均每个劳动力仅能种6.4亩地。以现在的机械化条件,一个劳动力可以种几百亩到几千亩。通过土地经营权有偿转让,使之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公司集中,发展集约化、现代化大农业,不仅可以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从事农业,而且可以进一步把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发展第二、三产业提供劳动力资源。未来十几年,如果能够再转移出一亿多农业劳动力,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释放自主创新的巨大潜力,亟待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民营企业申请技术专利数量已占全部专利申请量的67%,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力军。目前,仍有两个领域创新的潜力有待发挥。一是国有企业,二是大学。要加快建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努力使大学成为科技创新的基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

  释放资本的巨大潜力,亟待改革金融体制,提高资本的投入产出率。我国资本存量已经很大。由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小微企业、农村、中西部地区和民营经济获得资金支持较少。金融体制的突出问题是尚未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据统计,全国256家最大的制造企业创利不及五家银行的57%,银行业的利润率远远高于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根源也在于银行业缺乏充分竞争。所以金融体制改革应当从放宽准入入手。与此相应,必须建立地方性金融监管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和贷款担保制度。在这三项改革任务完成之后,才能实行利率的市场化。

  释放土地利用的巨大潜力,亟待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使农户对土地的用益物权成为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村庄和小城镇占地17万平方公里,人均占地是城市的3.5倍。经验证明,通过宅基地整理,可节约土地50%以上。关键在于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落实农户对宅基地的用益物权。

  释放以上结构转换和生产要素的巨大潜力,不仅对近期稳增长能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未来20年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跨入高收入国家,将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三、近期应以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实现稳增长

  近期应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把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引导到有利于促进结构优化的投资领域,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在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稳增长。

  加快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铁路是绿色运输方式。高铁的出现,以300公里为半径可形成一小时商务圈,将促进城市群的发展,改变现代城市和生产力布局。我国人多地少,发展高铁适合国情。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赶上美国,但铁路通车里程不到美国的二分之一。高铁技术作为国人的骄傲,可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铁路建设现在有两万亿元债务,不必过于担忧。只要把铁路资产重新评估一下,债务率即可大幅下降。而且在铁路快速建设阶段,出现一些债务是正常的。应当通过股权多元化、发行长期建设债券和增加银行贷款或贷款证券化等措施,满足铁路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破解交通拥堵难题的有效途径。加快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国民经济可产生强大拉动力,并为子孙后代留下优良资产。

  扩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整洁农村、美丽中国工程。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或中心村,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配套提供各种公共服务设施,把农户改善住房的需求、开发商的利益与政府发展规划有机结合,把新型农村社区、工业园区和农业耕作区有机结合,形成联动机制,用吸引而不是强制的办法进行农村居住与产业布局的优化,实践证明深受农民欢迎。应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统一规划和管理,在公共服务方面实行一体化的制度。

  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解决进养老院难、入幼儿园难、停车难等问题。把为农民工提供公租房纳入保障房覆盖范围。采取特许经营权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共服务业发展。政府应把解决这些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贯彻群众路线的举措。

  把环保产业作为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具有共享性特点。只有改革生态体制,建立提供此类公共产品的价值补偿机制,才能调动社会资金投入的积极性,使环保产业成为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政府应颁布实施强制性污染物排放标准。脱硫脱硝除尘等任务必须交由独立于排放方并拥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来执行。环境治理成本由企业、政府和居民共同分担。

  针对大宗进口物资实行以产顶进。去年我国进口石油和化工产品用汇4000多亿美元。利用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制油和煤化工,既能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又能增加就业,应当果断决策。作为重要化工中间原料的对二甲苯(PX),进口已占国内市场的62%,引起国际价格暴涨。选择适宜地点集中建设,满足市场需要,已成当务之急。我国集成电路的进口用汇已超过石油进口。应围绕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组织产业联盟,力争攻克难关。我国大豆进口量已超过5000万吨。在新疆北疆等地区,还有大量可利用耕地和水资源,适宜种植大豆。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规划,扩大生产。

【编辑:何敏】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