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峰会12年:共促务实合作 打造利益共同体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成立12年以来,上海合作组织以维护地区安全为首要议题。随着合作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科技、人文方面的务实合作也逐渐得以展开。在此次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共建“新丝路”,显示上合组织日益重视更广泛的务实合作,努力打造利益共同体
9月13日,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取得一系列的成果。与会各国元首签署了《比什凯克宣言》,批准《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2012年工作的报告》。稍后,大会发表了新闻公报。
《俄罗斯报》刊文说,建立12年来,上合组织初衷不改,以维护地区安全,打击“三股势力”为优先任务。与此同时,也为成员国开辟更广泛务实合作空间,包括促进经贸发展,推动法律、科技、人文等合作。
“反恐的话题,经济的话题,都是有共性的,也总是新旧话题交织在一起。”上合组织秘书处前官员普洛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他表示,非常推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从历史出发,从情感入手,中国在发挥特殊的凝聚作用。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合作,无论能源互惠还是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共建,这个覆盖30亿人口的大市场,已经展现在大家面前。”
体现“大安全”理念
上海合作组织包括6个成员国(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5个观察员国(蒙古国、巴基斯坦、伊朗、印度、阿富汗)、3个对话伙伴国(白俄罗斯、斯里兰卡和土耳其);总面积近301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25亿。这是唯一一个在中国成立、以中国城市命名、总部设在中国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上合组织有两个常设机构,分别是设在北京的秘书处和设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地区反恐怖机构。
在本次峰会,习近平提出了4点主张。第一个就是弘扬“上海精神”,切实落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在涉及主权、安全、领土完整、政治制度、社会稳定、发展道路和模式等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共同应对威胁和挑战,维护成员国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在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开展互利合作,使成员国成为和睦相处的好邻居、同舟共济的好朋友、休戚与共的好伙伴。
在《弘扬“上海精神” 促进共同发展》的讲话中,习近平还提出,要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落实《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及合作纲要,完善执法安全合作体系,建立应对安全威胁和挑战综合中心,合力打击“三股势力”。
从诞生之日起,上合组织的头号使命就是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这“三股势力”,以及毒品走私、非法贩运武器和其他跨国犯罪。
近年来,恐怖主义和毒品犯罪出现“毒恐勾结”的趋势。“对这些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自应对。我们必须加强合作,联合自强。”习近平说。
上合组织以后举行了十余次联合反恐军演,水平不断提高,规模日益扩大,其中以“和平使命”演习最为突出。今年7、8月,中国分别同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联合举行“和平使命-2013”和“边防联合决心-2013”反恐演习。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军控研究所所长李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合组织成立之初,通过了打击“三股势力”的《上海公约》,这是根据成员国共同面临的“三股势力”威胁而产生的。比如,俄罗斯面对车臣叛军的威胁,中国面对包括“东突”的破坏等。
随着反恐形势近年不断变化,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安全合作内容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今年7月,中国外长王毅在上合组织外长会议时提出,要持续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努力把上合组织打造成政治、安全、经济、社会等多领域的利益共同体,不断增强组织内部凝聚力。
此次峰会上,各国元首一致同意:建立共同应对毒品威胁的有效工作机制,打击毒品扩散;构建和平、安全、公正和开放的信息空间,反对将信息通信技术用于危害成员国政治、经济和公共安全的目的……
这些都体现了“大安全”的理念。
打造利益共同体
在吉尔吉斯斯坦参加上合组织峰会,是习近平中亚之行的重头戏。“丝绸之路”是他行程中反复强调的主题词之一。
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习近平就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面对上合组织领导人,习近平再次谈到丝绸之路,“上海合作组织6个成员国和5个观察员国都位于古丝绸之路沿线。我们有责任把丝绸之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在哈萨克斯坦的时候,他呼吁相关国家加强“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强调“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峰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5点建议,着力发展务实合作:尽快签署《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开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通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走廊;商谈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协定;加强金融领域合作,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尽快设立上合组织专门账户,用好银行联合体这一机制;成立能源俱乐部,建立稳定供求关系,确保能源安全;建立粮食安全合作机制,在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食品安全等领域加强合作。
历次上合峰会,安全合作毫无疑问是首要话题。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周边国家也日益关心如何能借助中国的发展势头,分享红利。 在此次峰会上,习近平的表态即是对这种关切的回应。
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2001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贸易额为121亿美元,10年后的2011年,这个数额增至1134亿美元。
为了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峰会把落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作为主题,以决议方式批准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13-2017年)》。纲要涉及安全、经济、人文、农业、教育、科技、旅游、卫生、环保等20多个领域,包括68项合作内容。
就国际问题协调立场
安全、经济、人文是上合组织确立的三个重点合作领域。其中,加强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是为了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加固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为此,中国将在上海政法学院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为其他成员国培养司法人才。在未来10年,中国将向成员国提供3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邀请1万名孔子学院师生赴华研修。此外,中方与其他成员国共同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在比什凯克,各国领导人还就阿富汗战乱、西亚北非局势、叙利亚危机、伊朗核问题、朝鲜半岛时局等交换意见、凝聚共识。
关于叙利亚问题,习近平强调,中方高度关注叙利亚局势,支持国际社会积极推动停火止暴、劝和促谈,呼吁叙利亚冲突双方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危机。
中方支持俄方提出的将叙利亚化学武器交由国际社会监管并销毁的建议,愿通过联合国安理会与有关各方加强沟通和协调,为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继续作出不懈努力。
观察家指出,就叙利亚问题发出一致声音,是峰会协调立场值得关注的成果。★本刊特约撰稿/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