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克强东亚峰会集中阐释新安全观 吁增进安全互信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0月21日 10:24 来源:瞭望 参与互动(0)

  新安全观将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相结合,强调通过协商、合作,寻求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是一个集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和共同安全于一体的完整的逻辑理论体系

  文/任晶晶

  李克强总理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出席第八届东亚峰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呼吁东亚各国增进安全互信,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李克强指出,离开和平稳定,发展无从谈起。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架构众多,建立一个符合地区实际、满足各方需要的区域安全架构势在必行。中方主张推广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安全观,推动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坦诚对话与合作,促进政治安全与经济安全的互动。让东亚永享稳定安宁。

  李克强说,东亚许多国家都使用筷子,用筷子的人都知道,一根筷子很难吃着东西,两根筷子一起用才能夹到食物,一把筷子捆在一起就不易折断。每个峰会成员国对地区的安全稳定都负有责任。互信共存是我们共同的理念,也是世界前进的趋势。

  新安全观是新时期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理念。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国政府领导人在亚太地区倡议建立以新安全观为基础的多边安全架构,不仅表明中国在地区安全问题上设置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加强,也体现出中国力图更加积极承担地区安全责任的强烈愿望,对于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国际安全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新安全观:

  中国特色外交方略的理论内涵

  新安全观强调,要充分尊重和照顾各国正当合理的安全关切,不把本国安全凌驾于别国安全之上,通过互利共赢实现普遍安全;要致力于建立相互理解和信赖的国家关系,化解分歧和猜疑,在平等基础上开展对话和合作。新安全观集中体现了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高度责任感。

  从内涵来看,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互信,是指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互不猜疑,互不敌视。李克强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发表讲话,他以“经”和“纬”作比,指出,中国和东盟互为“经”、“纬”,互信就是“梭”,经纬紧密交织,才能织就未来合作的壮丽锦绣。

  互利,是指顺应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互相尊重对方的安全利益,在实现自身安全的同时,为对方安全创造条件,实现共同安全。

  平等,是指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干涉别国内政,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同时,发达国家应该为全球共同安全、消除冲突根源承担更多的责任。

  协作,是指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并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消除隐患,防止战争和冲突的发生。

  新安全观将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相结合,强调通过协商、合作,寻求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是一个集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和共同安全于一体的完整的逻辑理论体系。

  第一,新安全观是一种综合性的安全观。这种“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安全领域的综合性,二是维护安全手段的综合性。新安全观使安全范畴涵盖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能源、科技、环境等诸多领域,并要求把各种手段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以达到有效应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维护综合安全的目的。

  第二,新安全观是一种合作的安全观。新安全观要求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为政治基础,完善多边协调机制,积极开展安全对话与合作。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保安全、以合作化干戈、以合作促和谐,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第三,新安全观是一种共同安全的安全观。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社会应增强共同安全意识,既要维护本国安全,又要尊重别国安全关切,通过多边合作维护共同安全。新安全观超越了一国安全的范畴,体现了一国安全与他国安全、地区安全乃至全球安全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互动关系,反映了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对普遍安全的共同追求。

  总之,新安全观强调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强调防务的自卫性、自主性和本土性,反对以任何借口和手段干涉他国内政。这种安全观追求的是一种双赢效应,即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也注意到他国的安全利益,不以损害他国的安全与稳定来换取自身的安全与稳定,是一种和平共处的共同安全观。

【编辑:王安宁】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