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史上最大海归潮” 海归就业问题不突出
原标题:中国出现“史上最大海归潮” “海龟多数变海带”说法不准确
《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日前在北京发布。蓝皮书指出,2012年,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到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6%,出现“史上最大海归潮”。此外,出国留学人员回到中国后的就业难问题并不突出,在半年内找到工作的海归接近9成,除了加入外企,很多海归参政议政的热情也很高,但却受到程序、年龄等方面的限制。下面请听详细报道。
这份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显示,中国的“海归”回国以后,在半年内找到工作的人数达到了86.3%,1年以上才找到工作的仅占5.5%。这与社会上普遍流传的“海龟变海带”的说法并不一致。记者就此采访了这本书的编著者、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他对此作出了解释:“因为他在国外有一个学历的话,通晓、掌握一门外语,因为跟国际上的接轨、包括跟国际上的贸易和这些交往十分频繁,而且不断地在增加,这些人的就业前景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的。我们发现的规律是大部分人在六个月就找到(工作),从后劲来讲,这个群体的(职业)前景还是非常有后劲的,有发展前景。这个群体在过去可能光环比较多,原来有一部分找不到工作,往往就被夸大得比较厉害,或者被说成是都不行了,实际上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据介绍,海归所学的专业主要以金融、经济、管理、工程学等为主,这些专业在国内比较热门,用人需求量也很大。另外,近些年,海外留学人员学成归国的趋势也越加明显,呈现出一些新的时代特征。王辉耀说:“早一辈、早一批出去的,比如说80年代、90年代出去的,那个时候国内条件还比较差,那个时候差距也比较大,那个出去的一般都在国外学习,甚至有的留在国外,或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都有,那么这个都是可以理解的。那么现在出去,大部分都是中产阶级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就是说80后、90后。那么这些人出去以后,他们跟家庭的联系也是比较广泛的,再者经济情况也比较好,他们出去以后往往就是说完成学业后就回。当然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中国的经济因素,越来越多的经济发展,吸引留学生回来。特别最近这几年国外还有金融危机啊,国外的工作也不是很好找,还有国外的限制什么的,这些都促使现在有些海归的回流 都也是很正常。”
根据调查,有90.9%的留学生因为不想远离父母而回国,78.4%的留学生因为对国内职业发展有信心而回国。在海归人员当中,外资企业是“海归”回国就业的首选,超过1/4的“海归”选择进入外企就业,因为“海归”的双元文化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外企等单位尤其具有优势。
蓝皮书还指出,有相当一部分人有参政议政的热情与愿望。王辉耀向记者表示,在本年度的调查当中,由于参政议政的通道不足等原因,限制了留学人员参政议政和加入政府工作的积极性。
“我们前些年也做过一些调查,就是说回来的海归里面,相当大一部分都是有参与政府工作、参政议政,或者到基层政府、部门政府、事业单位工作的意愿。我们前年在哈佛大学做了一个调研,当地的硕士生和博士生里面有60%的人,(如果)给他这个机会都愿意去参加、去加入(政府工作)。但是我们发现这些海归在海外也没有公务员考试的机会,海外的使领馆也没有设置考场。另外一个就是他们回来,有的中年了,有的甚至高层资深的,国内公务员只对大学应届生开放。这使得很多海外回来的人才加入政府部门、或者参政议政都有很多的障碍,这在我们今年的调查里面反映的特别明显。”(记者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