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就东海防空识别区、美国副总统访华等答问
中新网12月4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就东海防空识别区、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等答记者问。
以下是外交部网站公布的答问实录:
问:除了防空识别区问题,中方期待中国领导人与美国副总统拜登会晤推动中美关系在哪些方面取得进展?
答:当前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积极稳定发展势头。中美两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和两国人民,也有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拜登副总统此次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将就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也就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进行深入讨论,把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构想落到实处。我们希望中美之间能够增进互信,扩大互利合作,有效管控并妥善处理分歧,将双边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
关于防空识别区问题,我们近期已经多次阐述了中方立场。我们希望美方对中方的正当举措予以理解、尊重和配合。
问:有中国邻国认为中方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不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答:我不同意这种观点。
中国政府公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这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的必要举措,也有利于维护国际空域飞行安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中方一贯尊重各国依国际法享有的飞越自由,国际航班在东海防空识别区内按规则正常飞行,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事实也是如此。东海防空识别区公布以来,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认同,目前已有19个国家和3个地区的55家航空公司向中方通报了飞行计划。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东海防空识别区是安全区而不是风险区,是合作区而不是对抗区。
我们的邻国日本对此说三道四,是要借题发挥,制造摩擦,破坏地区稳定。是日本单方面非法“购买”钓鱼岛,频繁出动舰机干扰中方正常的演习训练活动,渲染中国威胁,为其修宪扩军制造借口。我们要求日方停止挑衅,停止对中国正当举措的干扰,和中方一道共同维护有关空域的飞行安全和秩序。
问:第一,中方对当前乌克兰局势有何评论?第二,能否介绍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访华情况?
答:关于第一个问题,中方一直关注乌克兰局势的发展。我们希望并相信乌有关各方能够通过协商化解分歧,共同维护社会团结和稳定,也希望国际社会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关于第二个问题,亚努科维奇总统已经抵达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他首先访问西安,今天晚些时候将抵达北京。亚努科维奇总统对华进行国事访问系双方事先商定。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访问,中乌双方能够进一步深化政治互信,扩大互利合作,加强人文交流,使中乌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造福于两国和两国人民。
问:据报道,有美国议员对韩国允许中国华为公司参与韩电信网络建设表示关切。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注意到了有关报道。我要指出,华为等中国企业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开展国际化经营,凭借创新和公平竞争赢得合作项目。他们遵守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致力于寻求与有关国家的互利共赢,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希望有关国家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像华为这样的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经营活动,不要动辄将有关问题安全化、政治化。
问:关于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访华,中方是否愿意向乌方提供更多财政援助?
答:近年来,中国和乌克兰在各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务实合作。这种合作既有利于促进乌克兰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国也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次访问中,中乌两国领导人愿就双方共同关心的互利合作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问:第一,中方对昨天美国副总统拜登与日本领导人的会晤情况作何反应?第二,日本今天设立了“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想重点谈以下几点:第一,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完全是出于正当的自卫需要,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美国和日本都应客观、公正看待。第二,在本地区单方面改变现状、制造紧张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第三,拜登副总统提议中日之间开展对话,就有关问题进行沟通。中方愿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就有关技术问题与日方进行沟通,共同维护有关空域的飞行秩序和安全。第四,我们要求日方在这一问题上不要再挑衅中国,不要再制造事端,不要再借题发挥,而是与中方加强沟通协调,为维护地区和相关空域的和平稳定、改善中日关系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关于第二个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日本的军事安全动向一直深受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关注。今年以来,日本在有关领域出现了许多消极动向。日本首相宣扬“侵略未定论”,副首相宣称“要效仿纳粹修改宪法”。这样的言行怎么能让亚洲邻国放心?我们要求日方重视亚洲邻国的关切,顺应时代潮流,走和平发展道路,多做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问:一些西方官员近期称,对中国处理与地区国家争议问题的“行为模式”感到关切。中方是否担心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受损?
答:中国在有关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始终没有改变。一方面,像任何国家一样,中方要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另一方面,中方始终强调,我们愿意通过双边对话协商与有关国家和平解决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议。对于中方这一立场,国际社会和亚洲邻国看得越来越清楚,普遍予以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