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述评:2013——中国经济成功逆水行舟
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实现7.7%的增速,令人普遍担心的物价指数也控制在了较低的2.5%。预计全年这两个指标都将达到预期目标。
这超出了很多人预料。年初,一些经济学家曾担心中国经济会发生硬着陆。现在来看,这种情况不会在中国发生。
2013年,中国的发展环境并不顺风顺水,更像逆水行舟。
国际上,虽然美国通过量化宽松手段使经济略有回升,但包括欧元区在内的主要经济体依然没有完全走出衰退。因危机而起的消费需求下降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继续严重影响中国外贸增长。
国内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过度投资造成的产能过剩、地方政府过高的债务负担、劳动力成本过快增长、房地产市场过热等。这些因素都曾被用来支持中国经济行将硬着陆的观点。
岁末已至,各路观点逐渐趋于一致,那就是中国经济虽已告别保持多年的两位数增长,但仍将长期保持7%以上的较高速增长,硬着陆不太可能出现。
新上任的中国领导层执政第一年充分展示了对宏观局势的把控能力。一些重要会议和文件反复强调的关键词为: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等。
这些关键词成功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的细化与阐释。
改革开放之初,“摸着石头过河”是个响亮的口号。当时的领导人定下了改革开放的大方向,具体方法和步骤主要靠在实践中摸索。经过三十五年的积累与沉淀,中国已总结出丰富经验,对看得准、拿得稳的改革有了顶层设计的资本。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待改革的领域都是硬骨头,依然需要摸索,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人们很容易将其与当年设立深圳特区相比。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中国的汇率、利率、税收等金融领域的改革下一步怎么走,市场将如何进一步开放等,都将在自贸区这个“试验田”里先行试验。
更为难得的是,在实现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同时,中国领导层把改革推进到了关键领域和关键行业:政府职能转变、大幅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实施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制度;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改革新股发行制度;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出台新措施等。
矫枉但不过正,中国领导层很好地把握了改革与发展的力度与节奏。人们对今年6月发生的银行“钱荒”事件还记忆犹新。由于银行过分放贷,导致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出现紧张,同业拆借利率飙升。央行没有像以往一样迅速介入,而是督促商业银行调整贷款结构,并向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国务院也借此时机声明将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这给各商业银行上了生动而现实的一堂课,逼迫调整原有的经营思路。
2013年,被称为“新改革元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新举措无疑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决定性作用。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但会使中国在成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也将使世界继续受益于中国的发展。
专题:聚焦中国经济“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