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语:历史与现实交汇 古老丝路再启程
中新社福州2月25日电 (记者 张建忠)曾经对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中国陆海两条“丝绸之路”,穿越2100多年的历史走来,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构想与倡议重新焕发生机。
在中国新闻社日前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主办的“新世纪丝绸之路经济论坛”上,古老丝路再启程的现实基础与未来,广为与会政、商、学界人士所看好。
“‘一带一路’是新世纪的丝绸之路,与古老的陆海两条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又体现了崭新的时代特点。”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在论坛上指出,新丝绸之路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古老交通通道的复兴和拓展。在新技术条件下,陆海两条丝绸之路都具备复兴的客观条件,铁路和公路运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陆路运输成本,也解决了古丝绸之路运输量承载不足的缺憾。
与此同时,新丝绸之路充分兼顾国内外的需求,将世界上最大的亚欧大陆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裘援平认为,从国外来看,新丝绸之路连接的是当今世界最活跃的欧盟和亚太,但两条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正构成了两条丝绸之路复兴的国际基础;从国内角度来看,复兴丝绸之路能带动经济基础薄弱的中国中西部地区,走向开放的前沿地带。
从西汉王朝到明朝郑和下西洋2000多年来,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与海外的商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当历史与现实交汇,重新激活这两条古老的友谊通道,有了更加稳固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何亚非对此分析称,亚洲一体化已形成了东盟、上合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地区合作组织,形成了东盟与中、日、韩等合作机制,以及范围更广泛的亚太经合组织;亚洲内部贸易的经济依存度已超过50%,经济融合的步伐加快。“一带一路”将与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相辅相成,推动亚洲国家相互协同和合作、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不断增进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也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显见的有,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迈向更高水平;中国同中亚国家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上合组织深化全方位合作,交通能源领域合作成果突出;中国同东盟走过了黄金战略时期的“黄金十年”,正在共同努力打造升级版;中国同南亚国家经贸关系日趋紧密,与印度共同倡议建立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并已经完成中印贸易贸易安排的研究。
有了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条件,“一带一路”建设走向何方、如何推进,广受各方关注。
“‘一带一路’是开放的经济倡议,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为主轴,以人文载体为重要支撑,没有特别的战略和政治安全的意图,是为了建立地区国家间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谋求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刘劲松表示,‘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将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合作平台,以更务实的态势对待合作,使得相互支持,相得益彰。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秘书局局长兼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论坛上提出了全面深化与新丝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五条路径:深化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加快向沿线国家走出去;吸引沿线国家来华投资;推进自贸区建设和次区域合作;扩大与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合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则针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出三点建议:在福建泉州建立一个面向东盟、非洲、南亚以及东欧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论坛平台;尽快建立一个由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所决定、银行金融共同发展起来的丝绸之路发展基金;尽快召开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市长会议。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会长张伟透露,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国贸促会、陕西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将于今年5月23日到26日在陕西西安举办第十八届西洽会,打造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文化展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该会也拟通过多边金融合作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增强和扩大海上经贸往来,打造一个海上丝绸之路品牌博览会、圆桌会或丝绸之路国家洽谈会之类的平台,积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一带一路”已经启程。分析指,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完)
专题:新世纪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