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让乡愁不只存在于记忆
2013年年末,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一句“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引发人们无尽感慨。在全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这一提法,体现了中央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也让“乡愁”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保留着一份乡愁情结。过去,作为一种心灵景观,它普遍的存在于那些异地漂泊的游子心里。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乡愁,又多了一份对“正在变得陌生的故乡”的失落心态,可以说,怀念里开始带有一种说不出、回不去的无奈情绪。就像在厦门打工的全国人大代表、最美“洗脚妹”刘丽感慨的那样,“离家距离有多远,乡情就有多深。”与刘丽一样,不少代表委员都对童年时代的浓浓乡情留恋不舍,但同时,他们也表示“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是目前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
如果从国家现代化的角度看,城镇化是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不仅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意义深远。从公布的数据可知,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7.1亿,城镇化率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城镇化取得这些显著成果,无疑是令人欣喜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城镇化率不断刷新的同时,一系列复杂的难题也随之而来,且越来越不容忽视,像传统村舍的不断消失、地区特色文化的失落、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带来的基础资源紧缺和社会保障体系滞后、城镇建设“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破坏等等,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城镇化的实际水平和质量,也无形中摧毁着那股浓浓的、珍贵的“乡愁”情怀。
如何守得住每个人心里的“乡愁”,让它不仅存在于记忆里,也存在于现实的生活里?要解决这个困惑,就必须清醒的意识到城镇化的初衷和目的是什么,也必须对如何科学推进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有明确的规划设计。对此,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给出了我们明确的答案:今年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毋庸置疑,这是对如何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做出的清晰定位,是对城镇化建设的初衷和目的做出的明确阐释,也是对近年来城镇化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片面追求速度,忽视质量和实效的纠正。
对于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新型城镇化,今后一段时间要“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有媒体认为虽然只是简单的5个字,但从制度建设、价值取向、宏观布局等层面细细分析,却蕴藏着诸多改革深意,描绘出指引中国新型城镇化未来发展的“三维坐标”:拆除隐形“篱笆墙”,落实以人为本;降低圆梦“高门槛”,实现共享文明;抹平东西部经济鸿沟,力求区域发展均衡。这一解读很中肯,也把握住了今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大方向。
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我们不能满足于速度和数量上的提升,必须从实际出发,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在规划环节,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在实施环节,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在建设过程里,既要有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以人为核心,就要求我们的城镇化成果绝不能只是让所有地区都简单拥有视觉上的城市面貌,它注重地域差异,观照人文情怀。城镇化建设,要保留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守住他们熟悉的自然风貌,呵护他们那份弥足珍贵的“乡愁”,让居住其间的居民自然的、真正地完成由“村民”到“市民”的蜕变。这样,在不远的将来,乡愁,就不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而是就在你我的生活里。(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