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锁定施政终极目标:促社会公正 增人民福祉
(两会·中国聚焦)促进社会公正、增进人民福祉——中国总理锁定施政“终极目标”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所作的首个政府工作报告亮点频现,而赢得最多掌声的,莫过于其促进社会公正、增进人民福祉这一贯穿始终的核心内容。
“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李克强说。他在报告中说,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为达到这一施政“终极目标”,李克强誓言,中国将打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打破城乡二元结构,2014年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在承诺让人民多得福利的同时,他强调,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说,报告把实现公平正义、人民幸福作为基本的价值追求贯穿于改革的全领域和全过程。在经济改革中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在政府改革中减政放权,让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同时深化社会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
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
中国政府一系列施政目标,彰显了习近平所宣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理念,是落实中共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具体责任书。
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政府成功做大了社会财富“蛋糕”,但“公平焦虑”也随之出现。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城乡同地不同价、平民上升渠道变窄、司法不公、权力滥用等问题,引发民众不满。
在北京,外来务工者建设的国际金融楼宇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而晚上,他们则要睡进拥挤昏暗的工棚。北京乃至全国最好的小学近在眼前,但这并不属于他们的子女。
在西部城市重庆,退休公务员刘秀每月可从财政领取近5000元钱,而丈夫是国企职工,退休金少了一半。对许多农村居民来说,月养老金标准最低只有80元。
此类不公平现象,已成为当下中国改革面临的硬骨头之一。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已成为改革的最大公约数,也是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侯晓春说,中国必须编织一张公平正义的国民安全网,这张网在深化改革涉险滩、破藩篱的关键时刻,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民之所望是施政方向
中国政府把突破点放在了“群众最期盼的领域”。一年来,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竭力促进公平、兜住民生底线,列出了一份“红利”分享清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65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加速形成,异地高考制度取得突破,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展示的民生蓝图更令人憧憬:控制CPI涨幅在3.5%左右,让百姓心里更踏实;让贫困不再代代相传;建成保障房480万套,让困难群众住有所居;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向污染宣战……
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报告显示,中央预算内的一大半投向了民生,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住房保障等支出,都比去年增长9%以上,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增长则高达15.1%。
建立长效机制 破除利益藩篱
让人民更公平地共享改革红利,单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策略远远不够,必须加紧制度安排,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中,仅在“统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部分的论述,有关体制、机制的表述就出现了近20次,其中包括深化收入分配体制、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完善住房保障机制等。
报告还围绕空气、水、土壤污染这一关乎民生的问题提出规划,生态文明建设与改善民生战略实现了有机融合。
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常常面临众口难调、得此失彼的两难。在此情况下推进改革、实现公平,难度可想而知。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原则,首要一条就提出“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并号召“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充分体现了改革者的勇气。
“中国改革最主要的阻力是既得利益。”他说,必须注重顶层设计,超越既得利益之上统筹改革,如此才能使制度和体制更加体现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记者 李志晖 牟旭 吴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