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称中国养老机构仅以养为主 缺精神慰藉项目
中新网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 江耘)老何所依?养老再成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12日,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中国绝大多数养老机构仍然以“养”为主,仅满足于让老年人吃好、住好,而康复、医学护理、精神慰藉服务项目很少,甚至是空白。
老龄化的“银色浪潮”来袭,养老压力日益凸显。1999年以来,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有1.94亿老年人口。
“如今的养老院床位已经不够,以后呢?”张天任算了一笔帐,目前,中国现有各类老年人养老服务机构4万余个,床位约200万张。按照现有1.94亿老年人口、5%的老人需要住养老院来计算,将需要约970万张床位,仅占总需求20%。
张天任认为,目前巨大的养老需求日益凸显,政府公办养老机构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各地政府机构积极鼓励个人及企事业单位利用闲置的房屋资产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对于养老事业的发展,很多人大代表都有类似的观点,
全国人大代表袁利群认为,目前养老院的数量和质量都满足不了需求。她建议,国家应尽快推出具体措施,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李祥斌今年的议案就是关于养老问题,他建议政府能够办一些廉价的、适合老百姓入住的普惠性养老院和敬老院。
但对于中国养老机构的发展,张天任有着自己的忧虑。
张天任认为,目前中国养老机构的形式泾渭分明。公立养老院享受着政府在土地、人员、运营等方面的大量资金投入,但民办养老院享受到的补贴微乎其微,面临生存压力。
尤其值得他注意的是,中国雷同的养老院遍布大地。“中国绝大多数养老机构仍然以‘养’为主,仅满足于让老年人吃好、住好,而康复、医学护理、精神慰藉服务项目很少,甚至是空白。”
张天任认为,这样的养老模式不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与老人的实际需要和老年护理的先进标准有很大差距,中国养老院整体护理模式尚未很好贯彻。
“未来政府鼓励通过多种方式,建设多样化民办养老机构。针对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鼓励民资依托社区开办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康复中心等多样化养老服务机构,充分发挥民办养老机构灵活、高效的优势。”张天任建议,有计划引进优质养老服务管理资源,支持专业化连锁经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