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把各级政府压减三公经费用于民生
温思美。李细华 摄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完善“三公”经费公开及压减制度,综合各地的有益经验,把压减的“三公”经费用到教育、养老、医疗、社保等民生事业上,让老百姓过上更好日子,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关心。
温思美表示,广东、浙江等部分省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注明“三公”经费所压减的支出将用于民生项目等。然而,在国家层面上,在这方面还缺乏统一实际的行动。目前各级政府在“三公”经费开支的公开、压减及经费使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各级政府在压减“三公”经费上落实程度不一、“三公”经费的信息公开和解释不够、压减节约下来的“三公”经费的去向和用途不透明等。
“压减‘三公’消费是群众反映强烈、社会上一直呼吁的事情。”温思美建议,国家应该制定更细致完善的“三公”经费公开标准和要求,同时及时公开压减的“三公”经费的用途和支出情况。重点支出应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此外,创新财政方式,将压减的“三公”经费直接惠及人民群众。
温思美表示,具体来说,中央财政压减的“三公”经费可统筹安排于加大“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贫困地区一般转移支付等重点支出,进一步改善民生。省级财政压减的“三公”经费可安排用于当地扶贫、均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如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或扶贫事业等。市县以下各级财政节约压减的“三公”经费,可借鉴香港、澳门向市民直接发放现金方式,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转到财政的“民生支出”科目,向各级政府属地的“常住人口”或困难群众,一次性发放“民生消费券”。同时,倡议非中低收入“常住人口”向社会献出爱心,将“民生消费券”捐献给自己支持的慈善公益基金。(特派记者/吴哲 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