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代表委员从甲午战争的殇思中汲取力量
今年,又逢甲午。两会上,发生在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成为军队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参考消息》连续刊载的“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引起强烈共鸣。
“勿忘国耻,勿忘军耻。知耻者近乎勇。”全国政协委员、海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卓道出了中国军人的心声,“我们一定要从血泪史、屈辱史中吸取教训,决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昨天,我们为何惨败
“每当回顾甲午战史,心中总像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军区第31集团军政委姜勇把“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所有报道都收集了起来,并在报纸边沿写满心得体会。
“忘记意味着背叛,冷漠无异于自弃。”姜勇说,“对于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惨痛一页,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激发力量。”
国殇伤在政体,体制落后必然挨打;战败败在贪腐,腐败不除未战先败;强军必须创新,观念落后满盘皆输……军事专家们关于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原因的精辟分析,引起军队代表委员们深思。
“衡量一支军队的实力,并不在于有多少坦克、舰船。”全国人大代表、总装备部副部长张育林认为,北洋水师在装备上与日本并无代差,但战法有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人”的问题。“要实现人与武器的结合,需要有科学文化素养的人。这样的人,才能通过创新战术战法发挥出武器装备的潜力,从而出奇制胜地打败敌人。”张育林说。
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军区某部侦察营教导员向南林注意到,虽然北洋水师中有邓世昌、林永升这样的民族英雄,但也有许多舰艇和官兵是主动放弃甚至不战而降的。
“平时忘战、战时畏战,必然溃败!”向南林说,“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的倍增器。平时说得再好听,那都没有用,关键是要在战场上敢于亮剑。”
今天,我们怎样强军
“甲午战争惨痛的历史证明,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和巩固的国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海军装备部政委厉延明深有感触地说。
中国梦蕴含强军梦,强军梦支撑中国梦。党中央、中央军委鲜明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强军目标,寄托着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体现了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军队建设的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厉延明说。
一年来,全军和武警部队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指示,紧紧围绕实现强军目标,坚持各项工作向打仗聚焦用劲,坚持严字当头改作风正风气,加强部队全面建设,出色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强军目标规划了军队建设的发展路径,明确了实现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布局和路线图。”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杨成熙坚定地说,只要我们沿着强军目标的方向奋勇前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百年以来梦寐以求的富国强军的目标。
军队代表委员们表示,建设强大军队是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在强军兴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到了我们这一代军人肩上。
“为了甲午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把个人命运与军队命运、民族命运紧紧相连,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军实践。”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军区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说。
明天,我们靠什么战胜
岁逢甲午,狼烟犹在。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如果有人要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我们必须能够决战决胜。”全国人大代表、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舟说。
每当提起甲午战败的惨痛教训,全国人大代表、第二炮兵某基地副参谋长谈卫红就会热血沸腾:“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作为军人,必须时刻保持那么一股血性,在血脉里植入英雄基因。”
“只有兵练实了,铁才能变成钢。”全国人大代表、第54集团军军长戎贵卿说,“要确保部队关键时刻上得去、打得赢,必须始终坚持战斗力标准,大力开展实战化条件下军事训练。”
“实战化训练决不能像当年北洋水师那样花拳绣腿,摆架子、做样子,必须坚持‘真、难、严、实’。”戎贵卿说,这样才能让部队在难局、险局、危局中提高战斗力水平,在真刀真枪对抗中受到锤炼。
历史,总是以自己的逻辑给未来以深邃的启迪。透过120年前的历史硝烟,军队代表委员们获得了几多警示、几多启悟:
——要始终保持强烈忧患意识,强化军人血性担当,枕戈待旦、厉兵秣马,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时能够不辱使命;
——要把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标准立起来落下去,深度研究现代战争机理,盯住短板弱项聚力突破,推动战斗力水平不断跃升;
——要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以改作风促进部队建设,以战斗力提升和任务完成检验作风建设成效;
——要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打造支撑中国梦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甲午战争留给中国军人的殇思,必将化为强军兴军的强大力量……(记者 李宣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