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全面深化改革,走起!
一年开端看两会,神州劲涌改革潮。
不负13亿人民重托,代表委员们热议改革,凝聚共识,信心满怀。“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政府工作报告话语铿锵,全面深化改革号角嘹亮。
民之所盼,政之所为
——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彰显公平正义,调动发展积极性
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新开工保障房700万套以上……从就业、教育、收入,到住房、社保、医改,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问题一一回应。
收入是民生之源。“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政府工作报告说到了收入分配的点子上。”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委员说,相信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与GDP增长同步的居民收入增长机制逐步建立,百姓钱袋子更鼓,收入差距也有望逐渐缩小。
直面“看病难”、“看病贵”。报告提出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这让我们对进一步深化医改更有信心。”江苏省卫生厅厅长王咏红代表说,政府主要是管基本、托好底,非基本的医疗保健需求交给市场去做。江苏已建成了一个覆盖城乡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下一步要鼓励各类资本进入医疗保健领域,让更多人方便就医。
“舌尖上的安全”不容忽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让百姓感受到本届政府治理餐桌污染的决心和勇气。”民建陕西省委副主委周新生委员表示,只要对违法违规企业重拳打击,构建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一定能编织好“舌尖上的保护网”。
要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报告关注‘夹心层’的住房需求,提出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湖北省黄石市市长杨晓波代表说,今后要进一步通过市场杠杆促进保障房建设和分配的公平公正,逐步覆盖新生代、外来务工者、城市“夹心层”等群体。
用深化改革促民生改善、以民生改善聚改革能量,二者良性互动,助推发展。
冲破藩篱,啃硬骨头
——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释放发展新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从何处发力?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政府工作报告直面“深水区”难题,从最突出的瓶颈改起。
审批程序繁杂是代表委员们提及最多的问题之一。“首先从政府自身做起,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湖北咸宁市市长丁小强代表认为,简政放权实际上就是强化市场之手,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市长”和“市场”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才能协同发力。
财税体制改革是重头戏。“理顺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广西来宾市市长白希代表说,中央提出的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要真正厘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税制改革不停步,金融改革再加力。“‘进一步扩展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范围’,报告说到我们企业家心坎上了!”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代表说,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能激活“一池春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之树。
打破城乡二元制度藩篱,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市长林宽海代表说,农业现代化是城乡一体化的短腿,“作为粮食主产区,我们要继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推进农村改革,优化粮食加工、食品制造产业布局,实现以农促工,以工带农,开辟商品粮产区经济发展新途径。”
代表委员们表示,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一定能实现改革与发展的共赢。
关键之年,背水一战
——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谋取改革最大公约数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政府工作报告里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成为社会各界对改革的共识。
政绩观在转变。“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一时增长。”广东珠海市市长何宁卡代表说,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让人民群众既享有富裕生活,也享有青山绿水。唯有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绿色GDP”,才是真正造福于民的“绿色财富”。
“报告明确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淡化了GDP考核,强调科学发展,对此应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江苏省扬州市市长朱民阳代表说,今后将结合本地实际,在自然资源等各种硬约束趋紧的情况下,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模式,要更多地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生产力。
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代表深有感触地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和雾霾等问题,是‘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陈蒙蒙说,江苏已明确提出要对地区的环境质量负总责。“环保问题怎么考核、怎么问责?我们将抓紧制定细则方案。”
“改革千头万绪,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注重内在逻辑,有序展开。”何宁卡认为,改革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张蓝图绘到底,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全面深化改革,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