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不能随意为一个问题立一个法设一个税
两会接近尾声,盘点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和言论建议,如往年一样,说得最多的还是“立法”和“收税”。在一些代表委员眼里,出现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立一个法,或设一个税。
立法的建议应该是最多了,一个代表建议立法加大力度处罚高空抛物,几名代表批评如今信息泄露肆无忌惮,应该对信息保护进行立法,并设专门的数据保护机构。减刑现象非常泛滥,有人大代表建议:立法堵住减刑假释领域漏洞。还有建议制定员工持股法律或法规,建议制定《医疗纠纷处置法》,建议立法鼓励电子商务发展。
“立法”实际上是很繁琐和复杂的事情。一个法从调查、草案、讨论、审议到最终实施,需要冗长的程序和谨慎的调研,所以一般最难实现的议案就是立法议案了,可最难的事在一些代表眼里却像闹着玩儿似的,好像人人都是立法专家,张口闭口就是“要立一个法”。
堪与“立一个法”建议类似的是“设一种税”。要解决一个问题,一些人条件反射般的想法就是,新增一个税种。城市拥堵了,就说要收拥堵费;污染严重了,就要收环境税;资源紧张了,要收资源税。
为了一个问题,就立一个法和设一个税,如果能解决问题,倒也罢了,可是很多时候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而是在旧体制的环境下形成一条恶性循环链。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却制造了更多新的问题。为解决问题,又要叠床架屋地立法,累积新矛盾新问题。
饱受争议的房产大佬任志强的这句话倒是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他批评说:中国一些部门的毛病就在于,发现一个问题,加一个税,对房企的加税就是剥夺消费者。经济学家周其仁告诫同行说:我在北京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多年来有一个经验,就是不要轻易去提加税的建议。因为这建议很容易被政府采纳,政府最容易听的意见就是加税的意见。
立法和加税建议之所以经常被提起,一方面是源于很容易想到,迎合懒人,便于懒政,另一方面是源于对政府有利。比如立法就是如此,提个建议很简单,条件反射,张嘴就来,不要动什么脑子,不要作什么深入调研,觉得什么是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然后就在后面加个“法”。一“法”就灵,加个“法”后缀就可以成为一个提案议案,多么简单。最重要的是,这么一建议,问题的皮球就踢到立法部门。
一些人的“管制”思维根深蒂固,出了问题就呼吁权力出手,怎么出手?立个法让他们去执法,好像就没问题了。还有一些人认识不到“政府管得太多”恰恰就是最大的问题。热衷于“加一个税”则源于这种方案对政府最有利,政府能获利,无论能不能解决问题,但起码能给地方增加税收;部门能获利,部门利益通过新税得到了固化。
“立法”最容易喊,可中国最不缺的就是法,而是执行,我们有世界上最严密的“法网”,可执行却最为松垮。提立法建议之前,应该先问问是不是已有法律、有没有其他办法。“设税”之前也必要先问问,纳税人能不能承受、是不是重复征税、有没有其他解决方案。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