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吹响改革“集结号” 中国制定务实“路线图”
3月10日,两会期间认真听会的代表。郑亮 摄 图片来源:东方IC 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电 题:两会吹响改革“集结号” 中国制定务实“路线图”
中新社记者 周锐
通过2014年全国两会,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正式从党的观点上升为国家意志;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用改革释放红利的执政方略也细化为具体的施政安排。
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改革“集结号”提高了民众对于更好分享改革成果的期待。于法有据、以民为本、务实有序的改革“路线图”,增强了人们对改革攻坚克难、坚定迈进的信心。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是本次两会的核心议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开局年”这样一个关键时间节点,“改革”嵌入了本次全国两会的方方面面。
过去九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等高层官员无论是参加人大代表团审议还是政协界别讨论,都反复阐述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强调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也结合自身在履职第一年所了解的民情民意,为改革献计献策。
从代表委员的审议讨论到大会堂前的采访大战再到新闻中心的专场发布,围绕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讨论几乎发生在每一个角落,把会场变成凝聚共识的舞台,向全社会乃至于全世界传递中国深化改革的“好声音”。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将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两会前夕,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2013年,同样是第一年履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揽子修改了19部法律,授权国务院在上海自贸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保证了重大改革依法有序进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工作报告中表示,2014年要坚持把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更好地结合起来,抓紧制定和修改同全面深化改革相关的法律,从法律制度上推动和落实改革举措,充分发挥立法在引领、推动和保障改革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将从群众期盼领域破题。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释放了“壮士断腕”、“背水一战”的改革决心。他强调,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本次两会上,诸多和改革航向相关的讨论均以普通民众的感受作为出发点。这几天,面对媒体镜头,财政部长楼继伟谈离婚卖房,承认造成人间悲喜剧的政策有缺陷;农业部长韩长赋讲粮食安全,坦诚自己也吃转基因豆油;环保部长周生贤说治理污染,被记者追问自己是否用空气净化器。
部长们的私人生活之所以成为公共话题,是因为人们希望改革政策制定能更加“接地气”;部长们用“家长里短”的聊天来描述政策的方式,则显示出普通民众的期盼未来有望在部委的改革安排中得到更多的回答。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将遵循务实路线图。2014年,中国经济和生态方面将推进的改革举措大体上有60项,只有区分轻重缓急,改革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进展。
除了民众期盼领域,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也是改革时间表中排名靠前的事项。
此次两会期间,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透露,作为反腐重要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今年6月就将出台。在作为民生之基的社保领域,官方也承诺在年内解决养老“双轨制”问题。央行行长周小川也透露利率市场化一到两年内就能实行。
除了重点领域的突破,稳扎稳打、有序推进也是改革时间表的特点。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周小川表示很多家庭作业没做好,将不事先安排速度。对于延迟退休年龄这一存在争议的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将建立渐进式政策,到2020年完成。
从改革共识的进一步凝聚和改革路线图的逐渐明晰,本次为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局年”迈好步开了个好头。不过,正所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中国要切实推进改革,还需继续多方面着手,确保已有的改革方略和路线图能够从共识转化为行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