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专家解读习近平出席核安全峰会并访欧
中新网3月25日电 3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启程前往欧洲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访问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四国,并到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欧盟总部。这不仅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访问欧洲,也是中国国家元首自中荷建交以来首次访问荷兰,8年来首次访问德国,27年来首次访问比利时。
2014年正值系列中欧合作议题开局之年,舆论普遍认为,随着习近平到访,今年中欧合作将迎“春潮”。外交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习近平此行将推动中国与有关国家在科技、新型城镇化、投资等新领域加强务实合作,并为中欧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访问期间,一系列的双、多边活动密集展开。多年来,中欧之间既有合作,但也在某些领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贸易摩擦。此次习近平访欧,双边投资协定将是对话的重点内容之一,未来中欧经济合作将如何展开?如何减少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
此次行程中,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受到各方关注。习近平在会上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介绍中国在加强核安全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推动国际合作。中国提出“核安全观”意义在哪里?多年来,个别国家始终质疑中国核安全政策透明度,作为一个核国家,此次与会体现了中国对于核安全怎样的态度?
此次欧洲之行,习近平将到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并发表演讲阐述中国对文化多样性的政策主张。有媒体报道,习近平或将在这里向世界阐释文化角度的“中国梦”。为何选择在这里演讲?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价值、推动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同时,彰显了中国怎样的态度?
针对上述一系列网友关注的问题,中新网特别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部主任崔洪建于3月26日14时做客《新闻大家谈》,解读习近平出席核安全峰会并访欧的深层意义。敬请关注。
崔洪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1998年进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工作。2003-2007年 先后在中国驻牙买加使馆和驻孟买总领馆工作,历任政治处主任,一秘。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部主任、研究员。中国欧洲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 基金会研究员、欧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长期从事国际关系、欧洲问题和中国外交研究,发表有关论文和时评数十篇,承担相关课题多项,主编著作一部、译著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