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璇:正本清源标本兼治 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
中新网日本长崎6月5日电(记者 王健) 中国前国务委员、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会首席委员唐家璇5日在长崎强调,当务之急是要妥善处理历史和钓鱼岛问题,把中日关系尽快稳下来。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日关系研讨会当天在日本长崎市开幕。唐家璇在开幕式上代表中方委员会作了主旨发言。
发言全文如下:
正本清源 标本兼治 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
——唐家璇在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日关系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
(2014年6月5日,长崎)
今天,第五届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日双方委员相聚在长崎,就中日关系进行交流研讨。首先我代表中方委员会,向以西室泰三首席委员为首的日方委员会以及长崎县有关方面为本次会议所做周到准备和安排表示衷心感谢。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作为中日两国政府的咨询机构,成立30年来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届委员会成立四年多来,经历了国际地区形势风云变幻和中日关系跌宕起伏,双方委员会迎难而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双方委员也积极发挥各自所长,认真履行职责,在不同领域身体力行促进中日友好。我要借此机会,对双方委员的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前中日关系面临严重困难,其负面影响波及两国政治、经济、人文等各个领域。两国各界有识之士对此都深感忧虑。越是在困难之时,越需要发挥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的作用,这是双方委员会的共同心声。这次我同中方委员们一道,怀着促进中日友好的坚定信念,抱着推动两国关系改善的热情而来,由衷地希望能同日方委员坦诚对话沟通,为推动两国关系早日重返正常发展轨道积极建言献策。
同事们,朋友们:
作为见证了中日关系半个世纪发展历程的过来人,我对当前两国关系局面深感痛惜的同时,也一直在思考破局解困之道。借此机会,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算是抛砖引玉,欢迎各位委员批评指正。
中日是近邻,两国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历史,近代以来也有过一段侵略与反侵略的惨痛经历。当前中日关系既有历史感情纠葛,也有现实利害冲突,高度敏感复杂。近年来两国关系起伏不断,各种矛盾问题多发,陷入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严峻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从根本上理顺中日关系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双方从思想认识到实际行动上都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想这项工作可以用8个汉字来概括,就是“正本清源,标本兼治”。
所谓“正本清源”,意思就是要恢复事物的本来面目,回归问题的本质。处理中日两国这种极其复杂的关系必须有一些双方都认真遵循的基本准则,这就是两国关系的“源头”。邦交正常化近42年来,中日关系取得巨大发展,其重要基础就是1972年两国恢复邦交时两国政府和领导人达成的一系列重要谅解和共识,以及《中日联合声明》等四个政治文件中规定的各种原则精神。无论是前年的所谓“购岛”事件,还是去年底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要害都在于对上述原则和精神的严重背弃。
日方有些人常说要回到战略互惠关系的“原点”,这固然不错,但战略互惠关系是对邦交正常化精神的发展和延伸,离开邦交正常化的原则和精神,战略互惠关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处理中日关系,需要我们严格遵循中日间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精神,重新确认邦交正常化的“原点”。什么是中日关系的“原点”,我的理解是三个关键词:
一是“以史为鉴”。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深重的灾难,也使日本人民付出了很大代价。战后中日关系的重建首先是建立在日本深刻反省那段历史的基础之上的。中国人民决不允许任何人开历史倒车,走回头路。
二是“求同存异”。要是没有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着眼大局和长远,以高度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克服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妥善处理了历史、台湾、领土争议等诸多矛盾分歧,中日邦交正常化就无从谈起,中日关系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巨大发展。
三是“世代友好”。现在有些人说“中日友好”过时了,也有人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达成的东西行不通了,我对此不能认同。友好是中日关系两千年不变的主题,是最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不二选择,是两国交往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留给我们的最大启迪和宝贵财富。中日世代友好的大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倒。
邦交正常化40多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表明,只要严格遵循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精神行事,中日关系就能顺利发展;相反如果违背上述精神行事,两国关系就会出现波折。当前尤其需要两国政府、领导人、政治家和各界有识之士认真重温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规定,切实回到邦交正常化奠定的原则和精神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