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前瞻李克强访欧热点:经贸合作或成“压舱石”

2014年06月14日 21:52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应英国首相卡梅伦和希腊总理萨马拉斯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6月16日至21日赴英国举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并对英国和希腊进行正式访问。这是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欧洲之行后,今年中国对欧外交的又一重大行动。

  这也是李克强就任国务院总理一年多以来,第三次对欧洲进行正式访问。2013年5月,李克强出访瑞士、德国。当年11月,李克强访问罗马尼亚,并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

  热点1:阐述中国“海洋观”

  或将重申谈判对话解决争端

  海洋关系着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向海则兴,弃海则衰”,中华民族走向海洋才会有更光明的前景。本次访问期间,李克强将出席中希海洋合作论坛并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中国的“海洋观”。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认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一贯致力于以和平方式处理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中方可能提到的观点是海洋争端可以用谈判、政治对话的手段进行解决;其次,各方应该争取互利共赢。

  近期海洋争端引发各方关注,李克强总理为何在此时阐释中方“海洋观”?阮宗泽认为与政治关系不大。这里的“海洋观”应该指的是更大范围的“海洋观”,不光专注在某些争端。“因为国际海事组织总部设在英国伦敦,希腊也是海洋文明,所以中国才主动借机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

  不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闫瑾认为,借助国际平台宣示中方主张原则,的确是一个好机会,且英国希腊都是海洋国家,时机也十分合宜。

  热点2:经贸合作

  务实合作将成重头彩

  本次出访,李克强还将率领一支庞大的企业代表团访问英国,两国企业将在跨境电子商务、文化产业、能源、医药研发等领域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有媒体报道,这次双方签署的协议之多、合同金额之大、涉及领域之广恐怕都是前所未有的。此外,商务部副部长高燕在媒体吹风会上也表示,经贸合作一直是中英关系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预期此次出访经济合作仍然可能是重头彩。

  阮宗泽认为,在经贸合作方面,欧洲处在疗伤期,是恢复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目前在世界上是机遇的代名词,与中国的合作意愿强烈,希望能吸引中国的投资。尤其是希腊,处于欧债重灾区,渴望合作,恢复发展。不过,双边合作困难肯定存在,双方经济体系制度不同,贸易壁垒不会完全消除。

  闫瑾认为,经贸合作双方经济体系制度不同,并不影响合作和贸易往来。双方只要秉着务实原则,互补原则,在全球化背景下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对双方都有益。贸易壁垒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不过,中国在这方面一定会宣示反对贸易歧视,主张贸易自由化。

  专家预测,虽然基于英国和希腊都是海洋国家和中方需要,李克强将在出访期间系统阐述中国的“海洋观”,这或将成为一个亮点,不过,经贸合作仍然会是这次出访的压轴戏,继续成为中英、中希关系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在构建健康稳定的中英、中希关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热点3:双边互信

  稳定发展是趋势

  访英期间,李克强还将会见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同卡梅伦首相举行会谈,出席中英工商界欢迎晚宴,并面向英国智库发表重要演讲。访希期间,李克强总理将同萨马拉斯总理、帕普利亚斯总统和米玛拉基斯议长分别举行会谈会见。双方将发表联合声明,两国总理将共同出席中希海洋合作论坛,并视察中远比雷埃夫斯港码头。巩固中英、中希传统友好,深化双边政治互信,也应该是此行避不开的话题。

  不过,阮宗泽认为,英国在达赖喇嘛问题上的是一个障碍,双方应该寻求新思路进行合作。至于双边关系会有什么突破,阮不认为会有重大突破,稳定发展是趋势。

  闫瑾则认为,这是一个增强双边互信的一个机会。“英国希腊对中国有较强合作意愿,中希关系一向不错,高层互访,相互交流,可以求同存异。”至于突破,闫瑾认为,对各方面肯定都会有很大推动,如促进政治互信,经济合作,本着更加务实的态度,发挥各自优势,互利共赢,中国企业也可以借此走出去,进行投资等。

  两位专家同时预测,出访将收获丰硕成果,必将推动中欧关系及中国同英国、希腊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因为邀请邀请李克强出访,并不是突然的,经过筹备,此外,中希关系一向不错,中国曾援助希腊债务危机。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中英之间建立了中国和欧盟国家间最为完备的高层交往机制。两国关系基础好,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记者 曾伟 实习生 辛洁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